农夫稼园告诉你番茄病毒病改怎样防治

番茄病毒-农夫稼园

产品特点

农夫稼园是世界的又一重大科技突破,它综合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各种优点又融合了全球最新科技科研成果,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西红柿作物抗病增产调理剂。采用千年冰川菌基因转嫁及核磁因子技术,经过上万道工序,

十几万次零下多度超低温试验研制而成。并特别添加有机氮磷钾、锌、铁、硼、铜、钼、硫、镁、硒、硅、

肽、深海生物蛋白、氨基酸、腐植酸、抗黄化曲叶、抗病毒因子和多种不为人知的微生物元素。使用后能促进

新陈代谢,疏通维管束抑制类菌原体复制,钝化病毒,有效防止西红柿黄化曲叶病,促进西红柿生长点萌动,

幼果由白转绿,自然膨大,蕨叶伸展,恢复正常生长,而且品质好、产量高。在中国多个省和多个西红柿品种

的示范试验都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农夫稼园已被农业部列为绿色健康重点推广产品,请放心使用。

茄条斑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番茄条斑病毒病用什么药防治?番茄条斑病毒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一、番茄条斑病毒病症状及危害

  条斑病毒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植株发病后,茎、叶、果都可受害,严重时甚至绝产绝收。

  番茄条斑病毒病发病初期,茎、叶柄、果实等位产生黑褐色条纹状坏死。

  1、番茄叶片受害症状:受害叶背叶脉呈紫褐色油浸状条斑,其叶脉坏死或分布黑褐色油浸状坏死斑,后沿叶柄蔓延至茎杆,扩展为坏死条斑,严重时植株死亡。病株上部叶片呈现或不呈现深绿色与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下部叶片症状不明显。发病早的植株节间短,叶片小。

  2、番茄茎杆受害症状:在番茄植株茎杆的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条斑,再经逐渐蔓延扩大,使条斑连片,上下连接,病株逐渐黄萎枯死。

  3、番茄果实受害症状:番茄病株上的果实畸形、坚硬,病斑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表皮凸凹不平。切开病果,则可见褐色条斑,严重者可变褐腐烂。番茄条斑病毒病病部变色仅局限于表皮而不深入到茎内和果实内,这一特征可与番茄筋腐病可相区别。

二、番茄条斑病毒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番茄条斑病毒病病原既能在植株活体内越冬,也能在土壤中或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还可在种子上沾附的果肉里越冬。带毒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病毒是初侵染源。病原可通过植物根、茎、叶的伤口直接侵入寄主。

  2、番茄条斑病毒病的病残体、种子和接触均可传播病毒。极易由接触摩擦传毒,病叶和健叶只要轻微摩擦,叶片茸毛稍受损伤即可传毒。在生产上主要通过各项农事操作,如分苗、定植、绑蔓、整枝、打权等人为接触传染,并在田间传播流行。操作人员手接触病株后如不洗手消毒,可连续传毒20株;衣服、工具都可传毒。蚜虫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生产上主要通过各项农事操作传播流行。

3、番茄在定植后雨日多,连阴雨,降水量大,日照少,气温比常年稍偏低,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如定植后遇连阴雨或生长期间降水量达到50毫米左右,则番茄条斑病发生加重。

4、如土壤肥力低、或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或漫灌易发病重。

5、在番茄移苗时根部带土少、移苗过晚、伤根严重或缓苗时间长引发该病严重发生。

6、番茄移栽后浇水过勤、地温低而根系发育迟缓时,也易重发生。

7、番茄深中耕则容易伤根也会促使发病。防治不及时,田间发病后不能及早防治或用药不当,延误了有利防治时机加重该病为害。蚜虫大发生时发病较重。

  8、在蚜虫大发生时发病较重,蚜虫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体。当春季干旱,番茄蚜虫较多时,则番茄条斑病发生较重。病毒传播途径广,病残体、种子和接触均可传播病毒。

三、番茄条斑病毒病防治方法

  1、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不带盐碱的地块种植。实行2年以上轮作。结合深翻,促使带毒病残体腐烂。

  2、番茄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可以杀死种子内外的病毒。或者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催芽播种。或将干燥的种子放在70℃下干热消毒72小时。

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中耕锄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早采收。第1穗座果期应及时浇水,尤其是在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注意改善田间小环境。坐果后浇水要注意加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配以微量元素。

  4、番茄打杈、整枝、绑蔓时先健株后病株,接触过病株的手要用肥皂水消毒,防止通过农事操作再次传播。对早发病的病株及时清除并带出田外销毁。

5、使用农夫稼园番茄病毒病杀菌剂。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夏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10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