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暖冬的韵脚,寒假已然来临,学生们迎来了放松身心的美好时光。然而,很多同学惊喜之余开始纠结,我该如何合理安排这个寒假,让这个假期变得更舒心、更精彩呢?别急,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份寒假心理调适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寒假到来了以下这些心理调适指南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同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假期老师一定要转给每位家长↓↓↓寒假期间为什么需要心理调适?
1
缓解压力:
寒假是放松身心的机会,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可以缓解长期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压力,避免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
提高情绪状态:
心理调适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适当的心理调适可以提升幸福感,使个人更加满足和快乐。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寒假期间进行心理调适也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个人可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进而增强心理的稳定性与抵抗力。4
规划时间:
无节制地玩耍和没有规律的生活会让人感觉更累。坚持每天学习,同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合理规划好假期生活。5
避免过度休闲娱乐带来的空虚无聊感:
过度沉迷被动娱乐会让人产生无意义感。多参加户外活动,与人交往,做喜欢的事情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幸福感。、6
保持冷静理性:
面对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未知风险,产生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情绪是在保护自己。只要这些情绪不影响正常生活,就不用太在意。7
积极行动:
通过写幸福日记、与他人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学生篇
1
寒假生活巧规划
寒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如果能够合理规划,保持持续的常态化学习,既能够让我们对时间有一定的掌握感,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也能够保证下学期开学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规律作息是重塑内心有序和安全感的基础,所以请同学们合理规划好时间,保持作息规律。建议同学们制定假期安排表,规划好假期想做的各项活动;制定好假期学习计划,及时完成假期作业,有计划地复习、预习,利用假期时间查缺补漏、拓展优化,为下学期的学习积蓄力量;同时,鼓励同学们保持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利用假期时间丰富学习生活,收获别样体验。
2
负面情绪善排解
在假期生活中,同学们难免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当出现这些情绪,请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可以先觉察、感受自己的状态,然后尝试去积极地表达。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恰当宣泄心理的困扰;可以采用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让心理得到放松;也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放松法”、“蝴蝶拍”、“正念冥想”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保持积极的心态。
(图片来自网络)
3
网络使用要节制
在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频繁使用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线上学习,放假了,同学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些电子产品,让眼睛得到休息。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会损耗我们的视力,扰乱我们的生物节律,影响身心健康,同时也会降低与家人朋友的交流质量。请同学们放下电子产品,更多地感受和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与家人朋友建立联结,感受电子世界外真实的美好。
4
亲子互动表达爱
这个寒假,让同学们与父母亲人拥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与家人共进年夜饭,包饺子,过春节,一起享受新年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帮父母分担家务,比如和家长一起包饺子,锻炼新的生活技能,增加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与父母和谐的相处方式,尝试换位思考,多一些包容与理解,温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珍惜难得的与父母共处的时光。
5
劳逸结合迎新年
寒假之中,我们迎来新春佳节,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之余,通过多种方式放松愉悦身心。尝试自己一直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看一场电影,读一本好书,坚持一项运动,与好朋友的一场聚会。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家人、朋友亲密联结,彼此祝福,迎接新的一年。
6
及时求助好心态
如果你的情绪一直不好,要积极寻求帮助,可以尝试找朋友和家人倾诉。当焦虑情绪持续时间长,无法自行调节并且已经影响正常生活时,请及时拨打以下心理援助
叮咚!你有一份心理援助大礼包待查收~
更多全国心理热线信息请在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