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每天都能收看到如此精彩的文章吗?请往上看!
分享养殖技术
传递健康养殖平台养殖业
服务
传播途径:口鼻接触被认为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传染性先天性振颤(CT)
母猪怀孕期间无任何异常表现,仔猪出生或几小时后出现震颤,共济失调,也是俗称“跳舞猪”“抖抖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一部分仔猪因此饿死或被母猪压死。此时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及时吃到初乳对于小猪的恢复至关重要。同一窝仔猪中有个别发病的,也有全部发病的,但轻重程度各有差异,同一窝仔猪中如有个别发病的仔猪,其康复时间快,颤抖也较轻。大部分或全部发病仔猪,颤抖较重,恢复相对较慢。卧下或睡眠时颤抖较轻或停止,一般情况吃到初乳以及后期的哺乳中会慢慢康复,康复仔猪无后遗症。极个别猪颤抖延续到成年。
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一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圆环病毒是其中一个。
常见于2-4月龄的仔猪,
临床表现为: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有时会出现腹泻,黄疸。
早期临床表现为:皮下淋巴结肿大。
三、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
易感阶段:仔猪,育肥猪,成年猪
虽然有高发病率的报道,但是发病率通常小1%,大于3月龄的猪死亡率较高,接近%,年轻猪死亡率接近50%,严重感染时患病猪在临床症状出现几天后就全部死亡。感染后耐过猪一般综合征开始后的7-10天恢复,病开始增重。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轻度发热或呈现发热症状,喜卧,不愿走动,步态僵硬。
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红紫斑及丘疹,主要集中在后肢及会阴区,有时也会在其他区域出现。
随着病程延长,破溃区域会被黑色结痂覆盖,这些破溃会逐渐褪去,偶尔留下疤痕,无明显蹭痒情况。
四、繁殖障碍型
猪的胎盘对圆环病毒很易感,且随着发育阶段的深入,其易感性也增加。
圆环病毒感染与母猪死胎流产有关,但是对于繁殖障碍的作用在实地试验中还并不是很清楚。
死胎和死亡的新生仔猪一般呈现慢性,静脉性肝淤血及心脏肥大。多个区域呈现心肌变色等病变。
五、肺炎(NP)或呼吸
道综合症(PRDC):本病以断奶仔猪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虽然总体死亡率不高,但可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六、综合防治
⊙子猪断奶后3~4周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当前对于圆环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疫苗防疫。
⊙商品猪可在2—4周龄免疫一次,1ml/头;后背母猪配种前间隔3周免疫两次,2ml/头;经产母猪普免,一年3~4次。
⊙做好猪瘟、支原体、伪狂犬和蓝耳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在生产管理上,尽可能减少对断奶子猪的刺激。
⊙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料,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料至少10天;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葡萄糖,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造成的应激;避免在断奶前、后1周内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饲养密度,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对不吃食的病猪,肌注长效土霉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饮水加金安泰。因具体情况不同,治疗初期仍然会出现有部分伤亡。
⊙在药物保健上,主要预防细菌性感染造成的伤害,推荐药物:惠农博沙,强力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进行保健。
八、讨论
1、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新的传染病,目前在尚无疫苗、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外购猪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确认无病后方可入群。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驱虫工作,搞好定期消毒工作。
消毒药建议经常更换,推荐消毒药:惠农疫可平
2、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本场出现了三种临床表现,即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由此可见,该病毒不仅损害免疫器官,还损害肺脏、肾脏、心脏等,使多器官功能衰竭。恢复较为缓慢,甚至有的病猪即使恢复也成为病僵猪。
3、由于该病毒损害免疫器官,使机体的抗病力下降,所以易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猪放线菌性肺炎、猪支原体性肺炎、猪链球菌病等,在预防与治疗上应适宜用药。
4、在治疗该病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5、抗菌、抗病毒中药适口性差,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用药剂量,避免大量投药造成猪食欲下降。
传递最新行业信息,成就绿色健康养殖;中国养殖业服务平台愿与您携手共创养殖业辉煌明天!中国养殖业服务平台:zgyzyfwpt
分享美德传承,生活会越来越美好看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
养殖业服务平台:(←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