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有两种“人文病毒”危害也极大。一种是“底层互害”,一种是“阴谋论者”。前者为了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间和权利,不择手段,加害于同类。后者为了各自的价值观,高冷深奥,深藏不露,怀疑一切,解构一切,勾兑一切,架空一切。后者也有利益诉求:流量兑现。这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宿主是什么,我只能说是“文革”。南仁东,一个纯爷们。他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他用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感觉,在贵州的大山里留下了一件实用而唯美的,伟大的“装置艺术”。也许是因为喜爱绘画,他希望看得更远,看见另一个世界;也许是因为热爱音乐,他希望听见另一种声音。他给地球打开了一只探索宇宙的天眼,为人类安装了一只倾听外星文明之音的耳朵。“克度镇”“航龙村”“大窝凼”等,这些古老的地名与新科技重器,就此完成了一个神秘的“天作之合”。这不是戏剧和音乐,却比戏剧和音乐更富于巧合与悬念,更接近“天籁之音”。南仁东,此刻,年7月2日凌晨,我躺在你成就的这个地球上看得最远的地方,似乎真的看到了你永恒的化身——南仁东星。梦醒贵阳黔南观天眼平塘听八音画桥写云影酸爽花溪情来时歌为媒去时戏作凭胸有行星在纸上再谈兵.7.3.贵大作品与产品,剧目与项目,创作与运作,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体现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导,后者体现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诉求。在遵守法律框架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在互联网+的时代,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市场定位的不同。但这个问题没有理清楚,甲乙双方就很难达成共识,“文旅”也很难真正融合,后续工作也将陷入疑惑重重,很难找准发力点。要想“两个效益”胡子眉毛一把抓,更难。平衡与平庸,也只有一字之差,两头不讨好,两相扺消,两头失塌。那有没有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的案例呢,有。那大多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导,带动或转换成为了“经济效益”,叫好又叫座。艺术有其特殊的价格规律和性价比。我说过,“精神思想”本身就是一个无边界的,值得不断深入开发的市场。一首歌词实际上就是一副扩大了的对联。上联好拟,下联难对。副歌则相当于横批,一锤定音,更难。我年轻的时候写歌词,一般不单写副歌,作曲家需要,他自己会在词里去挑几句。我现在写歌词一般都写副歌,我总是希望在主题和情感上,把自己逼到墙角里去,然后期待有一个哲思的大反转跳出来。写词写戏,我们都应当对自己狠一点,字面上的自然流露与归纳,那也并不真是自然生成的,至少是你平时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李白流泪月无光——观广州粤剧院梦唐首演》这则自由剧谈。先后获得省外多个公号转载,但广东相关官方公号不予理睬。我无意于希望他们也转发,他们也未邀约我置评,我又换不来半个烟酒钱。我只是觉得,现在一些官方公号可能还习惯于公文和印刷体式的文章,对于这种个人化,圈子式的业务侃谈,个人即便接受,也不便发公号。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对帖子内容根本不认同。昨晚,我刷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条官方抖音,以前也刷到过不少官号发布的剧透等,却都已经很搞了,但真的很好,很火。相比之下,广东官方公众平台在融入互联网语境中不太接地气。严肃有加,鲜活不足,显得格格不入。《广州发布》和《广州天气》做得不错,其它的,大多一副生硬的老面孔。都说要向互联网思维转型,语境首先不转,转个平台有毛用?互联网不是一堆冰冷的技术,而是一群更人性化生存的人。原创新民歌《湖北湖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