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东营市万义中医学校索小英
新冠病毒肺炎的病性为“温热浊毒”,病位在肺,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驱邪,给邪以出路。原则如下:
1)早治疗:早诊断,尽早使用中医药;
2)重祛邪:该病为温热浊毒、疫疠之邪感之,明代吴又可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故宣肺透邪、芳香化浊辟秽,要贯穿治疗始终;
3)防传变:病机初见端倪即可采取措施,用药先于病机病势,以阻止传变,防范其他脏器的损伤。
新冠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性是什么?
东营市万义中医学校索小英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所以它的病因不属于一般的“风、寒、暑、湿、燥、火”,而是“疫戾之气”。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专门讲了温疫。他说“疫者,感天行之疠气也”,疫是自然界疫疠之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病性讨论,各位中医大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比较同意熊继柏大师的说法。疫病的病邪性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温热类,第一类是湿热类,温热类多发于冬春季节,湿热类多发于夏秋季节。温热类的疫病基本上是从口鼻传入的,比如流感、麻疹、白喉、百日咳以及我们当前所发的肺炎。而湿热性质的疫病多是肠胃道的传染病,比如霍乱,比如痢疾。这次的疫病我们应该把它的病邪性质确定为“温热浊毒”。这个浊字哪里来的呢?吴鞠通《温病条辨》讲了“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是秽浊之气,它是秽浊。毒字哪来呢?《黄帝内经》《素间,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是浊毒,是温热性质的浊毒。故新冠病毒肺炎病性为“温热浊毒”。
上下班抗疫指南
最好是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选择骑车、步行或开车上下班。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以及做出租车等,务必全程佩戴口罩,最好带上一次性手套,尽量避免接触车上的一切物品,因为没准会残留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