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与输入的不同,是新冠病毒变异、代际不同,还就根本就是两种相似的不同病毒?
国家卫健委救治专家组成员邱海波在5月19日的《新闻1+1》节目上,介绍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谈到了与湖北病例的区别:
第一,从基因的测序来讲,吉林和黑龙江的病例多数是输入相关病例,跟输入病例的病毒完全一致,跟湖北本土病例的病毒不太一样。
第二,从临床上看,黑龙江、吉林两省确诊病例的病程潜伏期较长,病人没有症状,造成一些家庭聚集性传播。
第三,黑龙江、吉林两省确诊病例的临床症状不太典型,发烧的病人不是太多,有不少病例都没有发烧,就是乏力或者有点咽痛的表现。而武汉病例的临床特点是病人多器官受累,不仅仅是肺受累,还往往有心肌、肾脏、肠道的损害,而输入关联病例往往以肺的损害为主,很少心脏损耗、很少有肌酐蛋白损伤的标志,而且很少看到有肾脏损害或者肠道损害。所以临床的损害以肺部为主,单器官为主,不是多器官的模式。
第四,黑龙江、吉林两省确诊病例病毒携带时间较长。在武汉,患者一般有症状以后,一周或者顶多两周他的核酸就转阴了,而黑龙江、吉林两省输入关联病例核酸转阴速度也比较慢。比较好的一点是,黑龙江、吉林重症病例的比例比武汉低,发展成重症的比例不超过10%,另外治疗反应相对也比较好,这样病人对抗病毒,包括中医治疗更有信心。
仅凭这4点区别,尚不能作出本土新冠肺炎病原与输入新冠肺炎病原是两种不同的冠状病毒,但至少能说明点什么。基因测序输入的与本土的不太一样,不一样到什么程度,不同率占到多大的比例,是不是足以到了可以区分两种病毒的程度。新闻类的报道,不是学术论文,没有出现研究数据,没有提供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不能凭此妄下判断。但却帮人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因为有了第一点区别,病毒基因测序不同,与湖北病例比较便有了后面三点:病程潜伏期较长、临床症状不太典型、病毒携带时间较长和重症比例低?还是因为发病季节不同,抑或其他原因,与基因测序的不同没有关联?相信忠实科学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都还在研究,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只是已有的数据还不足以得出相关的结论。目前流行全球,造成个国家和地区超万人感染,33万人死亡的新冠肺炎,是不是都源于一种冠状病毒的感染?目前发现的基因测序不同的病毒,是代际传递中发生的进化变异,还是本就是原生的不同品种?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或是同一种自然界一直存在的冠状病毒,通过其他宿主在全球各地与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人群长期接触中,不断侵入人体,但由于人体不具备这种病毒生存繁衍的环境和条件,一直未能感染人类。直到病毒在进化的过程中,遇到适宜生存寄宿的具有特定基因、或基因缺陷、或因某种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出现故障的人群,产生了新的变异,进化成能够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果这种可能存在,一定是在全球多点同时发生,而不会仅在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种族的人群中发生。如果这种可能存在,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新冠肺炎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全球同时爆发,且有不同的基因测序和临床症状,为什么有人携带、感染病毒却不发病。如果这种可能存在,中国、武汉,不仅不是这次席卷全球疫情的爆发源头、起始,一些起国家、一些国家的政客、一些失去科学精神和良心学者不仅不应摔锅中国、武汉,叫啸索赔,而是应该感谢中国、武汉,感谢中国、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和中国政府,因为是他们领先于全球最早发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进而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领导抗疫并取得了成功,阻断了疫情向全国、全球的肆意扩散,为全球抗疫赢得了时间、提供了经验。如果这种可能存在,请不要再说新冠疫情最早爆发于武汉,请纠正为新冠疫情最早发现于武汉。这种可能是不是存在,寄希望于世界卫生组织,寄希望于各国政府,寄希望于忠实科学的学者、科学家,寄希望于大家的通力合作,对世界各地病毒传播遗传学路线进行流行病学方面的分析研究,对不同基因测序的冠状病毒进行追根溯源,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得出能够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的科学结论。阅读推荐
刷屏,健全食药安全监管体系,列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目标
有话快说《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啦新《药品管理法》实务解读(三十二)药品持有人质保体系
战场日记组织接防阵地伤亡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四日阴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管理法》实务解读(三十一)
药品通用名不得用作商标《药品管理法》实务解读(三十)
现货销售还是便民措施?医院采购新特药出现新的销售模式,合法性探讨
抗疫用品国际捐赠、出口规则列解
朋友圈售卖抗疫用品涉及法律问题逐一分解
应急、附条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横空出世战疫情
抗疫,请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
抗新冠肺炎的新措与新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