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截止8月22日,全球累计确诊超过万人,已造成近80万人死亡。尽管多数SARS-CoV-2感染病例只导致轻微的症状,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提高。COVID-19重症的典型病症为细胞因子风暴和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多表现出自噬、凋亡,特别是T淋巴细胞严重耗竭。但是新冠病毒是否会直接感染淋巴细胞,还是通过间接方式调节免疫系统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近日,巴西的研究者在预印本bioRxiv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fectionofhumanlymphomononuclearcellsbySARS-CoV-2”的研究论文,分析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SARS-CoV-2的敏感性和允许性,在体内和体外证实了新冠病毒能够侵染循环淋巴细胞并自我扩增,这一现象在COVID-19疾病发生和免疫病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标题
之前的研究证明SARS-CoV-2在体外能够感染淋巴、单核细胞谱系,研究者以健康人来源PBMC进行病毒侵染,探究了PBMC原代培养物能否被病毒感染,结果表明SARS-CoV-2滴度明显提高。病毒内吞通常经历胞内体酸化过程,NH4Cl碱处理一定程度降低了病毒子代载量,但是可能存在其他的入胞途径。由于ACE2在PBMC中表达量普遍较低,研究者通过阻断ACE2和TMPRSS2后评估病毒产量,发现TMPRS2抑制剂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而ACE2抗体则部分抑制了病毒入侵,暗示了新冠病毒存在独立于ACE2的途径感染细胞。荧光染色也支持了细胞内产生子代病毒的过程。PBMCSARS-CoV-2荧光染色
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根据特异抗原表达量具体分析了不同免疫细胞的易感性,其中单核细胞最易感,T、B淋巴细胞也对病毒易感。利用细胞凋亡指示剂annexinV染色发现被感染的CD4+、CD8+T细胞都有明显凋亡特征。研究者还分析了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PBMC,与正常细胞相比病毒抗原和RNA明显增多,特别是B细胞SARS-CoV-2载量最高,炎性单核细胞也增多,但T细胞中则不明显。同时研究者发现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与病程有关。借助免疫荧光染色研究者证实了SARS-CoV-2的确存在于患者免疫细胞中。不同免疫细胞对新冠病毒易感性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COVID-19死亡患者肺部的免疫细胞,顺序免疫标记也显示了肺部免疫细胞,特别是IL-6阳性单核细胞也对SARS-CoV-2易感。肺部免疫细胞病毒易感性该研究首次证实了循环淋巴细胞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新冠病毒可能通过该机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诱导炎性因子风暴并促进病毒从病灶转移。研究者推测SARS-CoV-2以不依赖ACE2的方式入侵免疫细胞,可能通过与CD相互作用。这些都为全面理解新冠病毒病程发生、高传染性、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新冠病毒与宿主免疫细胞的分子机制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揭示。文章来源:bioRxiv日本医疗再次被评为全球第一,中国位居第…
新冠后遗症大量涌现!重要器官严重损伤,揭开残忍真相…
新冠肺炎远比预期复杂,新冠病毒几乎无差别攻击人体各系统!
新疆聚集性感染源头已查出,10省市支援核酸检测
又一个新冠“神药”!该国官方竟然推荐口服工业消毒剂
又一地检出新冠病毒!多地紧急出手!
疫情正在恶化,钟南山张文宏最新发声!
新冠后遗症:隐秘之痛丨来自武汉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记录
重磅!新冠病毒或在人群中潜伏进化了7年
哈萨克斯坦“十万不明肺炎”是什么?世卫组织、张文宏给出了预判
刘慈欣:新冠疫情与外星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