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骗术谨防上当
近段时间,人民日报 家住河北承德的任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打来电话的人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
任先生告诉记者:“电话里说你是谁谁谁不?我说是啊,他说你得罪人了,我是东北黑社会的,在你们这边混的,道上兄弟特别多,你得罪的一个人花钱雇我,让我手下兄弟收拾你家人。而且他把我孩子在哪上学,具体的班级、身份证号都说得特别清楚。我当时特别害怕,吓得脑子一片空白。”
任先生为人和善,想不出会与什么人结仇,但是对方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一清二楚,还是让他格外紧张,随后这个自称黑社会的人告诉任先生,他可以花钱消灾。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任先生决定花钱买个安心,最终给对方寄了两万块。
任先生的遭遇不是个案,吉林的高先生也接到过同样的黑社会来电。
高先生告诉记者,对方对他家几口人,身份证,家庭住址等等相当了解。他说我得罪人了,别人要在三天之内花块钱把我的胳膊、腿打掉。
高先生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听对方一说,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生意场上得罪了人,这个黑社会大哥随后又说,只要花钱就可以免灾。
任先生和高先生遇到的就是假冒黑社会电信诈骗,警方发现这种骗术的成功率比较高,一个骗子在两天之内就骗到了5个人的消灾钱。
还原诈骗步骤:很“黑”很暴力
冒充黑社会行骗第一步,通过网上购买的个人信息,告知受害人“我在跟踪你”。
行骗第二步,编造寻仇剧情,告知受害人得罪了人,结了仇怨,仇家已经买凶寻仇,对受害人进行初步恐吓。
行骗第三步,转变话锋,试探受害人是否已经入戏,是否有出钱消灾的可能。
行骗第四步,加强恐吓力度,骗子通常会编造一个听起来够凶够狠的绰号,同时放出刀尖舔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之类的狠话,通过语言暴力升级,进一步恐吓受害人。
如果发现受害人在语气中已经出现了惶恐,骗子就会进行诈骗的第五步,提出索要辛苦费,破财免灾。
评论:堵住源头是根本
冒充黑老大连敲带诈,单笔诈骗金额通常是几千或者几万元,虽然数额算不上巨大,但是受害者的心理阴影面积可不小,如果没有被泄露、被买卖的个人信息,骗子是无从下手行骗的。所以,不尽快摁住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手,骗子就还会出手,还会得手。对于电信诈骗,打与防很必要,比必要更重要的是堵住源头。
2、短信里有木马病毒如果您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您可能会随手删掉,但如果这条短信中出现了你和你的朋友的名字,您可能就会把它点开。但如果您真的这样做,您的银行卡,不管是否开通了网银,都有可能不再是您的了。起底六大“电信诈骗术”,今天为您解码手机木马病毒。
朋友发来“重要提醒”,银行卡半小时被盗刷元安徽宣城市民孙先生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对方直呼他的全名,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注意一下这个”,留在最后的是他的朋友的名字。
孙先生出于好奇点击了链接,结果在半个小时里接连收到了数条短信通知,他的银行卡陆续产生了七条消费记录,合计多元,这时孙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
有这六种说法的短信都是诈骗短信很多手机用户都收到过类似的诈骗短信,经过梳理发现,此类短信最常见的有这样六大类:
1、这是上次聚会的照片,好珍贵的留影,你快看看吧。
2、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实在让人不能原谅!
3、这是您于某日某月某地交通违法记录,请查看。
4、家长您好,这是本学期学校总结学生各项表现资料,请查收!
5、有人悄悄 诈骗剧本往往紧跟社会热点变化噱头,但不变的是短信中的短链接,它是此类骗局的关键招。
每天近7万用户感染手机病毒,重要信息全泄露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在年,平均每天就有将近7万用户手机感染支付病毒。年第一季度,手机支付病毒感染用户持续增长,达到了.2万人次。
大揭秘!银行卡竟是这样被盗刷的由于控制了受害人的手机,验证码可以轻易获取。那么有了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账号和验证码,就能使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网购了吗?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个账户,并选择一件实物商品,进行支付。进入支付环节之后,记者选择了快捷支付方式,平台要求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码四项基本信息。点击同意支付之后,平台向记者登记的手机号码发送了一串动态验证码。输入该验证码之后,平台显示完成支付。
正如犯罪嫌疑人所说,平台并未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就能完成支付。这就是骗子为什么要通过此类快捷支付平台进行套现的原因。
警方提示:谨防木马中毒莫慌首先要避免让手机中毒。警方建议智能手机机主,收到手机短信里面含有网页下载链接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点击。如果是来自一些移动官方服务号码的短信,应打电话核实后再点击。
其次,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短信,应检查手机是否已中毒。
同时,警方还建议将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的手机机主,严格控制银行卡里的资金量,以便在手机中毒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三、骗子冒充班主任“XX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近期学习情况asd.xhfnx.pw,请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
“**家长您好,这是以下您孩子开学来分班详情及身体检查报告,请您及时查看t.cn/RGnPu4b”近期以来,身为家长的你有没有收到来自“班主任”、“校讯通”的短信?
截图分别来自家长以及
上海虹口“从下午开始,很多家长都收到了这条短信,有的差点中招。”上海金山区家庭教育促进委员会秘书长沈娟告诉记者,她自己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在她所在的家长群,就有家长差点被这条看上去非常真实,并且有名有姓的短信所骗。
在某些地区,这条短信似乎一天之间疯狂传播,各校都有家长中招!热心的沈娟提醒,“一定要告诉更多家长,千万别上当!”
我们搜索发现,类似的短信并不少,并且都是以查看孩子的成绩、考试分数、学校表现等为由,吸引家长查看,且都是家长的真名。
根据
上海虹口,据调查,一些家长的银行卡因此被莫名盗刷。正是因为点击了包含个人真实姓名的信息中的链接,导致木马感染。警方提醒,这类包含不明链接的短信多是诈骗信息!另有从事IT行业的家长解读,在一些型号的手机中,点击这样的链接,病毒将会自动获取系统最高权限,获得手机内存储的各种数据资料,并继续扩散。
金山一位家长收到的短信
朋友圈截图
提醒
我们在此提醒大家,陌生短信内的网址链接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如果觉得可疑,可以向老师或者在朋友圈求证短信真伪,做一个有心人。碰到要求转账汇款的,更应警惕,以免造成损失!
四、的这条短信要小心最近,一篇自述被骗经历的万余字长文,配发一系列截图证据,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当事人小许,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回复了一条短信,他的支付宝、银行卡以及百度钱包内所有的资金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小许究竟是如何“中招”的?骗子是如何攻破他所有账户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种全新的骗术已经出现并正在蔓延,不可不知、不得不防。
诡异订阅付费服务,回复验证码退订手机竟瘫痪
4月8日傍晚,小许连续收到了几条来自中国移动官方号码的短信。短信称,他已成功订阅了一项“手机报半年包”服务,并且实时扣费造成手机余额不足。
△小许收到的短信截图
小许很纳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订阅这个服务。紧接着又一条短信接踵而至,内容显示,只要回复“取消+验证码”即可退订该项服务,且3分钟之内退订免费。
当小许正在琢磨“验证码”到底是什么时,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来自中国移动客服电话“”的短信,内容显示“您的USIM卡验证码为******(六位数字)”。
小许并未多想,便编辑了“取消+六位验证码”的短信回复了过去。原以为成功避免了一次手机用户经常碰到的“吸费业务”,但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显示“无服务”,无论重启多少次都没有响应。
移动公司这样回应
移动公司表示,目前不能准确解释小许的账号是如何被他人成功登录的,但如果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与其他安全级别较低的网站密码相同,就可能会在反复尝试下被攻破。
支招!如何防范“验证码攻击”?
面对此类针对短信验证码的“精准诈骗”和“组合攻击”,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信息安全专家提示,如果只靠一个简单的静态密码,无法保证安全,下面这四招一定要记住:
招数一:静态密码设置一定要复杂
招数二:遭遇“干扰信息”,仔细甄别莫慌张
招数三:手机离奇“瘫痪”,紧急“挂失”当先
招数四:最重要的是:短信验证码不要告诉任何人!
电信运营商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只会将短信验证码下发给用户,绝对不会要求用户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所谓“回复验证码”的操作。
高密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复方卡力孜然酊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