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进入智能时代,病毒和流氓软件就成为了人们预防的主要对象。有档案记载的只传染手机的第一款病毒出现在年的NokiaSymbianS60系统当中,它的名字叫Cabir,被安装后会在宿主的手机屏幕上显示“Caribe-VZ/29A”,并且它还会自动扫描附近的蓝牙设备并试图向他们发送自己的安装包。
Android系统出现后,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之多。且由于其开源以及碎片化的特性,成为了流氓软件的众矢之的。幸运的是,Android将安全作为手机的第一优先级,并使用了沙盒机制和权限控制来限制应用,来预防潜在的流氓行为。但尽管如此,市面上还是存在着大量的流氓软件和病毒,如何预防呢?今天来给大家支几招。
在Android设备中,应用程序并不被限制在唯一一个应用商店中发行,一些类似亚马逊Appstore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有权限发行应用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种类繁多,某些商店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来源不明的应用,我们要避免使用这些商店中的应用软件,因为你无法判断这些应用的来源是否合法或是否被二次编译过。但譬如豌豆荚,应用汇这些国内大型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质量还都是有保证的。
盗版软件在收入不高的地区使用频繁,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尽量不要使用盗版软件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侵权,而是因为这些盗版软件往往经过二次编译,其中不乏被加入了恶意代码的可能。
虽然从外表上它们看起来和正版软件类似或者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可能会在后台偷偷监视你的账户变动,键盘输入甚至通话和信息的内容,让人不寒而栗。
Android的“设置--安全”中,有一个选项叫做“未知来源——允许安装来自Play商店之外的其它来源的应用”。这个选项默认是关闭的,我不建议开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打开某些网站后,会弹出后台下载窗口自动下载应用程序,下载完毕后还会弹出安装窗口。
这样的应用安装包不一定通过正规应用商店的审核,安装后轻则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重则被盗取银行账户资料,或导致数据丢失和损坏。而“未知来源”这个设置如果被关闭,那么这样的应用就无法被安装到手机当中,也就阻挡了不明应用所带来的伤害。
Android系统的迭代更新会修复很多安全漏洞并提升安全特性,你使用的系统版本越新,那么你感染流氓软件的几率就越小。打个比方,在Android4.2果冻豆系统中,Google添加了对应用内付费的安全防护措施,手机平白无故发送扣费短信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小了。
同时,新版的Google服务中加入了设备扫描选项,可以定期扫描潜在威胁进行警告和提醒,这都是老版本Android系统所不能实现的功能。
PC中使用防病毒软件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譬如新版的Windows就预装了Defender来抵御基础病毒的攻击,日常使用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Android系统使用“沙盒机制”来限制流氓软件可能带来的危害,安装了Play商店的手机则可以通过后台筛查来及时移除可以程序,保证用户安全。
虽然有“沙盒机制”的保护,防病毒软件依然可以在Android手机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譬如LBE、百度、腾讯、之类的厂商便已推出手机杀毒软件,功能大体上和国际产品类似,包括杀毒、备份、拦截、定位等等功能,许多软件的功能还更加丰富,比如电话拦截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一些Android手机中防病毒和流氓软件的一些招式,从主动防御上来说就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要安装未知来源的应用程序,不要轻易点击不明网页链接,以及尽量使用正版软件。而被动防御方面,则是通过手机内置的安全功能来实现或通过安防软件来实现。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安全性逐步提高,用户遭遇流氓软件和病毒困扰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用什么才安装什么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