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由于癌症接受化疗药物时,需要应用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我国台湾长庚大医院Kuo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应用患者的基线HBVDNA水平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结束时的HBsAg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停用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预防性治疗后的病毒学复发风险。
该项研究总共纳入例因癌症化疗应用ETV或TDF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治疗结束后至少随访6个月,对HBsAg水平用于预测患者停用ETV或TDF后发生病毒学复发风险的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在例患者中,52例患者发生病毒学复发,18例患者发生临床复发,病毒学复发和临床复发的3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6.6%和18.6%。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结束时的HBsAg水平较高和基线时HBVDNA水平≥IU/mL,是病毒学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的最佳切点值为IU/mL。对于基线HBVDNA水平IU/mL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HBsAg水平≥IU/mL,可用于预测病毒学复发(HBsAg水平IU/mL和≥IU/mL者3年时的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21.3%和46.4%,P=0.),但是,对于基线HBVDNA水平≥IU/mL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HBsAg水平并不能预测病毒学复发。
在发生病毒学复发的52例患者中,13例为一过性病毒学复发。基线HBVDNA水平IU/ml者与≥IU/mL者相比,发生一过性病毒学复发的比例更高(42.1%对比15.2%,P=0.)。3例患者由于肝炎发作,发生肝脏失代偿,及时给予再治疗后,无一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发生HBsAg清除,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IU/mL者随访3年时的HBsAg清除率为30.7%。
原文链接:KuoMT,TsengPL,ChouYP,etal.TheroleofHBsAginHBVrelapseafterentecavirortenofovirprophylaxisinpatientsundergoingcancerchemotherapy.JGastroenterolHepatol.Mar7.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国际肝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