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人数爆发式增长,新冠疫苗的作用在

年二季度开始,很多国人打了新冠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一年多过去了,随着新冠防控措施放宽,新冠病毒凭借惊人的传播速度,形成了“第一波感染高峰”。一些人熬过数日后慢慢“阳康”,开始对病情“复盘”和“反思”,打过的新冠疫苗是思考重点。

很多人明明打了三针新冠疫苗,为什么还是被感染了?家里老人打了疫苗预防,怎么还是白肺了,甚至出现重症?

有的人把新冠疫苗总结了“五个套路”:

1、如果自己没被感染,那肯定是新冠疫苗的功劳。

2、如果感染了,变阳但症状很轻,那是疫苗在发挥作用,防止加重。

3、如果感染后不适较多,不是疫苗没用,而是防止得重症。

4、一旦出现重症,不是疫苗不管用,而是防止了死亡。

5、万一出现死亡,不是疫苗不行,而是病人自己有基础病。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要从新冠疫苗研发思路和作用说起。

国人打的新冠疫苗,有1针、2针、3针的区别,目前所有的新冠疫苗,思路是相同的,围绕新冠表面的刺突蛋白做文章,新冠入侵人体是通过刺突蛋白实现的,只要人体免疫系统对刺突蛋白产生抗体,新冠就失去了感染人体的可能。

新冠疫苗,就是让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扑杀新冠病毒。

针对刺突蛋白产生抗体,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以及打1针、2针、3针的疫苗,它们的技术路线是不同的:

打1针的是腺病毒,让免疫系统真的和被处理过的、没有复制繁殖能力的新冠病毒“干一架”,积累经验,识别病毒面貌。

打2针的是灭活病毒,让免疫系统辨认清楚新冠病毒的“尸首”,知道有这回事,长记性。

打3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让免疫系统观察和记住新冠病毒“照片”,产生记忆。

mRNA疫苗,是把形成新冠病毒的mRNA片段注入人体细胞,产生抗体,防止病毒刺突蛋白。

疫苗的研发,通常瞄准原始新冠病毒,或早期的阿尔法、贝塔毒株,而现在已经变异到奥密克戎的上百个亚种了,针对既往的毒株疫苗,确实很难防住后来的变异,因为持续的突变,让新冠病毒有了越来越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所以,很难靠新冠疫苗阻断和防范新冠病毒广泛传播,很难靠疫苗让人们免于感染。

但打新冠疫苗,真的可以减少被感染后的恶变率、重症率、死亡率,原因有3个方面:

1、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抑制病毒在肺部的传染,降低肺部损伤。

2、疫苗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数量由少到多,需要大约2周的时间,如果没有打疫苗,这两周足够引起严重疾病了。

3、新冠病毒潜伏在人体大量复制,有足够实力才发动攻击,很容易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出现细胞炎症风暴,危及生命。疫苗的作用就是阻止这个情况出现。

但疫苗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防护力逐步下降的,很多人接种疫苗都超过一年时间了,而且面对的是多次变异,并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新病毒,疫苗防护起来真的很难。

影响疫苗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疫苗本身的技术路线、病毒毒株情况、疫苗保管条件、疫苗接种对象身体状况、疫苗接种后免疫系统反应、病毒所在地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并不是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

总之,新冠疫苗的防护作用是抹杀不了的,它是当前预防新冠感染、防止重症的有效手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xc/107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