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处理区陈楚红摄中新网广州6月4日电题:探秘广州“猎鹰号”气膜实验室:24小时与病毒赛跑中新网记者蔡敏婕在面积为平方米的广州体育馆内,4组白色的气膜实验室呈对称分布状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这里,承担着广州的部分样本检测任务,其中包括来自疫情防控的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3日22时,每组气膜实验室内的人员在各自的分区内进行开盖分杯、核酸提取、点样等核酸检测工作,近台设备在高速运转,电脑不断显示荧光曲线结果……“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由中国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单位共建。上述气膜实验室运营负责人李慧源称,4个“猎鹰号”气膜实验室3日22时全面运营并投入使用,超名检测人员入驻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人机配合”不间断开展检测,每天核酸检测产能达12万管。截至4日20时,实验室日检测量已达到12万管。样品处理区陈楚红摄在2号气膜仓,记者看到仓内设有“试剂准备区”“样品处理区”和“扩增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都设有独立的走廊和缓冲间。内部配有从自动开盖加样机、全自动核酸提取、全自动点样等全自动检测设备,以及PCR扩增仪。在样品处理区,全自动检测设备在运作,检测人员在设备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