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确诊3例这种病毒怎么防范这份详细攻

浙江省卫健委最新通报:年1月21日12时至1月22日12时,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中宁波3例、温州2例。

截至年1月22日12时,我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例,其中杭州1例、宁波3例、温州4例、舟山1例、台州1例。所有病例均有武汉居住史、旅行史和密切接触史。目前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对名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目前未发现发热等呼吸道相关症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的协同防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省防控工作,要求全省上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积极稳妥地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等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22日在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1月21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报告死亡病例累计9例,新增3例,全部为湖北病例。报告新增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收到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3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目前,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人,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22日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他说,疾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病毒存在变异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大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22日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已有30多个国家部委已加入疫情联防联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22日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原则上建议外面人不要到武汉,武汉市民无特殊情况不要出武汉,这样能降低病毒变异的可能,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还没有证据说出现“超级传播者”,但我们会密切   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管理。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共32个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外事、后勤保障、前方工作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   三是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从1月2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从1月21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每日汇总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数据。   四是指导湖北武汉市制定完善病例诊治、应急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采样检测等技术方案。向武汉派驻国家级医疗专家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对重症病例实行“一人一案”,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   五是加大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力度,充分发挥相关科研、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作用,尽快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监测病毒毒力、传播力的变化,做好应对疫情变化的技术准备。   六是进一步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继续主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疫情信息沟通,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及时、定期开展专家层面的防治技术细节交流,共同研讨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七是部署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春运期间的防控措施,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调派熟悉工作的人员做好春节期间的值班工作,医院和疾控机构要留足在岗人员。专家研判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同时,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下一步,将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在湖北武汉市进一步强化疫情控制措施,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市场监管和野生动物管控;把好“出口关”,严格落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体温筛检,全力遏制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在已经发现病例的省份强化疫情监测应对,落实“五早”措施(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病例救治,做好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医院感染防控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延缓疫情传播。在还未发现病例的省份,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重点做好负压救护车、负压病房、诊疗专家、治疗药物、检测试剂、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品等疫情应对准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规范有效处置。   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指导各地调配优质的中西医医疗资源,国家根据需要及时调派专家支持,全力做好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同时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对疑似病例,尽快开展标本实验室检测,尽快明确诊断。对病例密切接触者,指导各地做好追踪管理、医学观察、体温监测等工作,隔离期满未发现异常的及时解除隔离。对医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安全防护,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严防医务人员感染。对公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疾病防控知识科普宣教,提升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结合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落实车站、机场、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和汽车、火车等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措施,必要时在重点地区的人群密集场所开展体温监测;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发热排查、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认真筛查、有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不得以医疗费用等任何理由推诿、拒收确诊或疑似病例。   截至目前,我国相关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医疗防护用品等供应正常,能够有效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国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将及时向各地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指导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近日,全国多地陆续通报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使得大家对各种预防方法越来越   最近,一张声称“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的图传开了。但这当然是错的。这是一条从非典时期就开始流行的谣言。如今把这种谣言翻出来的人,非蠢即坏!

网传图

  当年为了辟谣,香港卫生部门还专门在问答帖里进行了解释:

①吸烟不仅不能预防病毒感染,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②吸烟时,手反复触碰口鼻,病毒反而可能因此进入身体;③吸烟时不能带口罩,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保护。另外,“没有吸烟者因SARS死亡”更是没有任何数据支持。这张截图下面配的推送里提到的“烟花爆竹驱散病毒”也可以说是无稽之谈。

推送截图《烟花爆竹是如何辟“瘟疫”的????》

截图里说砷“杀菌”“强大”已经相当不靠谱了,明眼人都知道它毒性多大。

容易让人忽略的,是普通烟花爆竹燃放也对人体健康不利。它不仅会释放有毒有害的有机物、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等,还会释放大量的金属颗粒。这些释放出的颗粒物顺风飘到下游区域时,会相互混合,固体金属细颗粒还会转为可溶态。这样的可溶金属更易被人体呼吸道吸收,以至于对人体造成危害。

室内煮醋不能预防肺炎

非典时常用的一种消毒剂是“过氧乙酸”,起效靠“过氧”的氧化作用。但是,很多人只记住了“乙酸”,认为在家里煮一锅醋,就可以消毒,还能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预防那些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比如肺炎、流感。但这是种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做法。醋酸确实有一定的杀灭细菌效果,但效果不太好,而且太刺激(医院就用它消毒了)。家里买的食用醋中,醋酸浓度较低,煮沸之后醋酸扩散到空气中,浓度就更低了。但是,这么低浓度的、不能杀菌杀病毒的醋,足以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对老人、小孩、哮喘患者来说更加危险。所以,时不时就有因“煮醋”而生病的病例。

VC不能提高免疫力

最近VC泡腾片也脱销了。不管是泡腾片还是胶囊,里面的主要成分都没有什么区别。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并且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要靠饮食等方式摄入。维生素C有很多生理作用,可以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不过,通常情况下,合理膳食就能保证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无需额外补充。但是维生素C本身并不能增强免疫力。它本身也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性质的治疗。另外,和许多其他营养素一样,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体内维生素C过量,有些人会出现中毒症状,比如腹泻、皮疹、泌尿系结石等,严重的还有致命风险。泡腾片按说明书吃吃,没太大好处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千万别多吃。

吃“达菲”“病毒灵”都不能预防

知道病原体是病毒后,一些人出于担忧,会自己或让家人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比如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利巴韦林(商品名“病毒灵”)等,希望能预防感染。但实际上,上述抗病毒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此次事件中的病毒。现在的主要治疗方针是预防病人的病情加重,支持他本人的免疫系统战胜病毒。就算你得了流感或者其他疾病确诊需要使用到抗病毒药物,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宜的药物。并且抗病毒药物通常有较强的毒性,有适用条件也有副作用,随便用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记住一句话:药不能乱吃。

与其迷信板蓝根,不如听听医生的话

板蓝根,是一种叫做菘蓝的植物的根。它究竟能否抑制病毒,至今尚未有定论。板蓝根中含有一种叫做靛苷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不能杀死病毒,它传说中的功效,来自于一些体外试验。有研究认为,靛苷可以抑制病毒与细胞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同时,它能抑制毒素的活性,从而缓解感染后的炎症反应。这些实验室里的实验,无法解答靛苷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板蓝根并不是一种“随便喝喝、反正也没坏处”的饮品。板蓝根同其他植物一样,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很容易引发各种过敏反应,例如皮疹。

吃抗生素不能预防新型肺炎

此次新型肺炎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扰乱细菌正常生理结构或过程)。现在细菌的耐药很严重,大家都知道,耐的就是“抗生素”。以“预防”为目的,错误地使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问题更加严重。对于个人而言,长时间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引起微生物群落紊乱,本来好好的人也折腾病了。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咳痰、胸疼等症状,可到呼吸科门诊就诊。如有发热情况,请务必到发热门诊就诊。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自作主张服用抗生素。因为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很多种类,抗生素不能解决所有这些病原体的问题。

没必要戴多层口罩

还有一个,可能没那么错误,但不会有太大的额外好处:戴多层口罩,或者必须N95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挡住绝大部分携带病毒的飞沫,一般情况下佩戴这种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N95口罩可隔离更小的微粒,而且与面部贴合更紧密,不容易从周边漏气;佩戴时憋气感觉更明显,而且价格偏贵,大多数人应该舍不得一次性使用。N95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一种防护性较强的口罩,要求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在标准条件下能够达到95%。有研究人员对N95口罩和同时使用多个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进行了比对,最后的结果显示,戴一个口罩的得分是2.7,戴两个口罩是3.8,戴5个口罩甚至能达到5.5——听起来很厉害是不是?但N95的得分至少是。大家戴一个口罩已经有点闷,戴上三四个那更是喘不过来气了。所以,如果你会和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想要保证万无一失,与其在脸上叠好几个口罩让自己闷得慌,不如选择防护性较好的N95口罩,并一次性使用。究竟什么方法才是靠谱的?以下是一些很简单,但是很经典的办法,医生都在用:1

隔离传染源

及时治疗病人,阻止他与其他人接触,并且做好他的生活环境和使用用品的消毒。近期尽量不要去传染源地走亲访友。

2

自我保护

避免可能的病原体接触;加强锻炼、合理营养、充分休息、提高免疫力。

3

阻断传播途径(人人都需注意)

(1)保持室内通风。

(2)勤洗手:手掌会在触摸污染表面时沾上病毒,然后在你触摸口鼻时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

(3)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肘:因为手掌要用来接触门把或与人握手,容易造成病毒扩散。所以咳嗽、打喷嚏时用衣袖或者手肘部遮挡,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4)戴口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级别的医用口罩。

-THEEND-

综合健康浙江、人民日报、新华网、NBTV新闻中心等

编辑朱锦华

宁波晚报生活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xc/58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