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与细菌性感冒鉴别与用药

想必大家对于感冒并不陌生吧,但是对于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小窍门,通过症状对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有所鉴别,并掌握一定的用药技巧。一、病毒性感冒与细菌性感冒区别:

病毒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

病原体

鼻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

感冒占比

90%以上。

较少数一部分。

主要症状

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打喷嚏、轻咳、精神尚可、食欲减退、有时伴有呕吐和腹泻。

常继发于病毒感冒后,发热、尤其持续高烧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症状区别

全身症状重,肌肉酸痛,头痛流清涕,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

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较明显,多咳嗽、浓稠涕。

脓性分泌物

多无脓性分泌物。

浓痰。

受累部位

上呼吸道:流泪、喉咙干痒、流清鼻涕、头痛头昏。

肺部和支气管:呼吸不畅、咳嗽咳痰、发热头痛。

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降低。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和/或C反应蛋白增高。

发病特点

群发性。

散发性。

起病缓急轻重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

起病可缓可急,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患者发热2-3天后,病情加重,多为细菌性感染。

二、用药与治疗:

1、对因治疗:

病毒性感冒:金刚烷胺、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细菌性感冒:不轻易用抗菌药,不得不用时,要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如:头孢菌素类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菌药物治疗。

2、对症治疗:

分类(症状)

药物

注意事项

解热镇痛

(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物,且间隔6-8个小时,解热持续使用不超过3天,止痛不超过5天;相同成分药物不要重复使用,如对乙酰氨基酚日计量大于4g时可引起肝损伤,同类别药物不要同用,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双氯芬酸,会增加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饮酒,增加肝损害。

鼻减充血剂(鼻塞)

伪麻黄碱、麻黄碱、咪唑啉类衍生物(赛洛唑啉滴鼻剂等)。

减充血药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使用后会影响心血管和血压,心血管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此药。

抗组胺药物

(流涕、打喷嚏)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此类药物有让人嗜睡的副作用,服用后容易犯困,开车或高空作业及精密仪器操作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建议晚上休息时服用。

镇咳药物

(咳嗽)

右美沙芬、可待因、那可丁等。

右美沙芬没有成瘾性,适合感冒伴干咳的人,咳嗽且痰多应祛痰止咳,不应单用止咳药;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可待因。

祛痰药物

(痰)

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羧甲司坦等。

无论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都有自限性。感冒时,首先应注意休息,避免激烈运动,让身体将资源集中于免疫系统的运作,同时要多喝水,因为任何免疫机制都离不开充足的水。当然,最好是日常增强体育锻炼,让肌肉更强健、内脏功能更好,可以与细菌、病毒作斗争,强化我们的免疫系统。

内容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xc/64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