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日新确诊例死亡1例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年1月18日0—24时,治愈出院5例,新增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0—22时,治愈出院1例,新增病例77例。
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70例;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89岁;发病日期均在年1月18日前;首发症状大多为发热、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根据新修订的诊疗方案,患者病情按照轻、重和危重进行分类,其中轻症例、重症33例、危重症3例(其中死亡1例)。新增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正在深入进行,其密切接触者也在追踪中。
截至1月19日22时,武汉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疗例,其中轻症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90人,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将继续对新发现的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采样检测。
北京:两患者有武汉旅行史已隔离
北京市大兴区卫健委介绍,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了两名有武汉旅行史发热患者。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及专家组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无呼吸道症状,病情平稳。大兴区已对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情况。
广东:系首例确诊病例现病情稳定
广东省卫健委介绍,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66岁男性,现居深圳,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医院隔离治疗。
1月1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内容,对该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专家组一致同意将该病例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现患者病情稳定。广东已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
另有8医院隔离治疗,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正在进行中。
浙江:发现5例武汉来浙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
1月17日以来,浙江省温州、舟山、台州、杭州陆续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密切接触者已实行医学观察。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正在按规定复核中,一旦确诊,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上海:对可疑病例人员,已采取防治措施
20日,在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长应勇在回答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提问时表示,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对此,上海根据国家有关方面要求,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目前加强了对一些可疑病例的甄别和筛选,对一些可疑病例人员,已经采取了防治措施;对可疑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也会加强防治观察。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一旦上海发生确诊病例,将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布。
应对:国家卫健委成立应对领导小组
1月19日晚,国家卫健委宣布:近日陆续向全国各省派出工作组,指导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国家卫健委已于1月1日成立以主任马晓伟为组长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分析疫情发展变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
同时,国家卫健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卫生组织、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
武汉采取出境离汉人员管控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问:请问中方正在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耿爽:中方??一直在采取措施来积极地处置疫情,制定严密的防控方案,全力地救治患者,同时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根据我们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日本,泰国,韩国??已经向中方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情况,??中方也??与这些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病人的救治以及疫情的??防控工作。??你刚才提到中方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疫情的扩散,??目前武汉的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出境离汉人员管控措施,??具体的情况建议你向主管部门和有关的地方政府去了解。??
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港澳台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并保持密切沟通,??我们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在接到有关国家相关病例的通报后,??中方高度重视??通过双多边渠道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合作,??全力应对。如果其他国家也发现相关的疑似输入性病例,??我们欢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中方通报情况,??促进联防联控。我们将同各方一道携手应对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卫生安全。??
如何预防?
来源:新华社、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