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
“大部分西欧国家疫情已稳定或有下降趋势,非洲、中南美洲、东欧等地区虽然确诊病例不多,但疫情处于上升趋势,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新冠肺炎流行初期。”
最关键的是,谭德赛指出:
“新冠肺炎病毒将长期存在,早期证据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然易感,疫情很容易出现复发。”
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那么,对于我们而言,病毒长期存在,我们又该做好哪些防护工作?
为什么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曾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
其实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都是与人为伴,长期存在的。
而一些如流感病毒、鼠疫杆菌等微生物,会对人造成伤害,甚至夺人性命,这就涉及到如何与之相处的问题。
微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会不断进行试探,看怎样才能跟人类相处。
虽然微生物没有大脑,不会思考,但通过“演算”得知,假如自己毒力太强,就没法跟宿主相处了。
所以这次新冠病毒采用的“策略”是:低毒性、高传染性。
这种策略,决定了新冠病毒跟流感病毒一样,可以长期与人类共存。
还有另一个因素是,新冠病毒很狡猾,具有无症状隐匿性,悄悄地在人类身上躲起来而难以被发现。
长期存在有什么影响?
首先要考虑的是:新冠病毒会不会跟流感混合感染?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表示:
“新冠病毒长期存在,跟其他病毒同时流行和感染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同时感染,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影响。
不过好消息是,如果流感和新冠病毒同时流行,通常患者感染了其中一种,对另一种病毒的抵抗力就会更强。
比如感染了流感,再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会减小。
有人会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需要同时接种吗?只接种其中一种可不可以?
理论上注射流感疫苗是不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
3月2日,特朗普曾经想出一个“高招”——能不能用流感疫苗防治新冠病毒?
当时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不行。
因为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流感疫苗只对流感病毒有抵抗力,对新冠病毒是无效的。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新冠病毒会不会跟其他病毒交叉变异?
杨占秋教授表示,流感病毒有8个基因片段,有的来自鸟,有的来自猪,所以流感病毒可以互相重组发生变异。
而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是全基因,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产生很多的交叉变异。
由于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仍不清楚,所以病毒到底会不会在宿主身上发生变异仍不好说。
但在4月19日,李兰娟团队发布了一篇新论文,内容是: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所幸的是,论文中所述的研究病例,均已康复出院。
这说明,对于新冠病毒,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长期监测,检测病源和病毒有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即使在新冠病毒流行期过去后,也要保持警惕的状态,一旦病毒有异常举动,就要及时采取行动。
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
目前而言,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依然是疫苗。
传染病的防治,大群体靠疫苗,个别重症靠治疗。
对于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公共卫生手段比医疗手段更重要。
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如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可以紧急使用。
但是这批疫苗会用于特殊群体,例如医疗工作者。
高福还表示: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两款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另一款是灭活疫苗,也许明年初就能研发出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
我们应该怎么做?
随着时间推移,与人长期共存的新冠病毒,毒力会逐渐减弱。
但是,我们仍然要考虑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防护措施是不能马虎大意的。
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错峰出行等措施,一定要认真执行。
除此之外,家医君建议,在空闲时候,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毕竟免疫力才是最好的特效药。
一起看看钟南山是怎么运动的~
关于新冠病毒,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但恐惧、恐慌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会更大。
乙肝病毒,我们消灭不了,但是有疫苗。
结核,同样无法消灭,但也是有疫苗。
流感,就更没法消灭了,而且还会变异,即使有疫苗也只能起到短期防护效果,但我们不也是能做到与它长期共存吗?
所以就像家医君前面说的,我们已经跟微生物“结伴”那么久了,相信这一次的“新冠之战”,我们同样也能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世卫组织总干事称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流行初期.广州日报
编辑:小谭
今日话题
想象一下,如果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对你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你最难以忍受的是哪一点?来评论区聊聊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在线(r-online)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