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医生番茄病毒病的发病类型及防治技术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主要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后防治十分困难,番茄病毒病发生后,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商品品质变差。高温干旱一般发病较重,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减产高达70-80%,甚至个别地块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病类型:

斑萎型:苗期染病,幼叶变铜色上卷,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坏死,有的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凸起,果实易脱落;成熟果染病轮纹明显,呈红黄或红白相间,严重的全果僵缩。

图1:斑萎型

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

图2:蕨叶型

条斑型: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和果上,为黑褐色条形斑,病斑不深入茎、果内部,仅在表层组织,在高温或强光下易发生。

图3:条斑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生长不正常现象,病株较正常植株略矮。

图4:花叶型

番茄TY病毒病:又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植株生长迟滞矮化,顶部新叶变小,稍发黄,边缘上卷,叶片增厚、脆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严重时全棚几乎绝收;成株感病的植株仅上部新叶和新芽表现症状,中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结果数减少,果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果实不能正常转色。

图5:番茄TY病毒病

番茄褪绿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症状发病初期容易与缺素症状混淆,菜农常因误诊而延误防治。该病毒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幼苗感染病毒后有时不显症,番茄定植后15-20天才能表现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滞育,矮小瘦弱,顶部叶片黄化、变脆,下部叶片叶脉间轻微褪绿,叶脉深绿。结果期感病的番茄整株表现褪绿黄化症状,果实小、颜色偏白,不能正常膨大;后期叶脉浓绿,脉间褪绿黄化,感病叶脉变脆且易折,果实小并开始转色成熟,口感差,商品性和产量下降。

图6:番茄褪绿病毒病

番茄巨芽型病毒病:病株新长出的叶片变小,顶部枝梢呈淡紫色,肥大,直立向上呈圆锥形,花柄肥大、花萼显著膨大,萼片联合成筒状,在叶腋处长出1个淡紫色粗短肥大的腋芽,在叶芽顶上丛生若干直立的不定芽,病株结果少,或仅结出少量的圆锥形小果实。

图7:番茄巨芽型病毒病

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尽量选择抗病品种或对病毒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种植。

2、种子处理:种子在播种前,先在40-60℃温水中浸种10-20分钟,再用清水浸泡3-4小时,然后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0.5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这样可去除粘附在种子表面的病毒,减少初侵染源。

3、适期播种、培育健康苗期管理:育苗时要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苗期5-7天交替施用1次20-20-20水溶肥与亲土1号液体肥,在定植前10-15天,用普力克灌根,并在定植前炼苗,以促进番茄根系生长旺盛,培育健康壮苗,提高抗病力。

4、实行轮作换茬,高畦种植:避免连作,实行轮作换茬,减少番茄病毒病的土壤和残留物传毒,减少病毒病的发生。高温休棚,深耕灌水再覆膜,消灭土传病害,实行高畦种植,增加耕作层,从而扩大根系生长的有效生长范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5、适时移栽、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根据苗龄,适时移栽,并严格挑选健壮无病苗移栽。底肥农家发酵好的粪肥5方/亩,复合肥15-15-15施用80Kg/亩,以利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在定植时,土肥混合均匀,防止肥害伤根。

6、风口覆盖防虫网:在温室的风口处覆盖防虫网,以隔断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由露地向温室内的转移危害。

7、黄色粘虫板诱杀: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害虫。

8、药剂防治: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防治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用病毒原液、乙蒜素、黄化曲叶毒特灵防治病毒病,在下午关棚2小时前喷施。

图8:番茄施肥

文章来源:金正大农科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yf/80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