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洋,已授权转载)
据北京市卫计委通报,北京市5月15日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患者为29岁,中国籍女性,为烟台市某公司职员。患者于年4月前往委内瑞拉,当地时间5月11日出现发热、伴有少量皮疹,13日(北京时间)乘机回国,14日晨抵达首都机场。入境时,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经初筛,考虑其疑似寨卡病毒感染,随即收入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图片出自网络)
16日,患者相关标本经北京市疾控中心初检、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该患者唾液、尿液样本寨卡病毒检测阳性,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此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感染。北京市监测无埃及伊蚊,因此,输入性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目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正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部署全力救治患者,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蚊媒应急监测、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等工作。
同时,从个人健康防护角度考虑,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提醒广大市民,近期谨慎前往发生寨卡病毒病疫情国家。
编辑:胡青梅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jiangq
cast.org.cn投稿请联系xueyn
cast.org.cn入驻请联系hezhy
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