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首发于本人在科学网的博客,迄今已有9,次阅读。
国内目前人们最恐惧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恐狂症”与“恐艾症”都是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随着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似乎又出现了一些“流感恐惧症”患者。
对这些病毒病的盲目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些病毒缺乏全面的了解,或被某些错误的夸大宣传所误导。
以下对这三种常见病毒的传播和危害特点进行简要比较:
流感病毒
HIV
狂犬病毒
传播方式
空气
(飞沫、气溶胶)
直接接触
血液途径
性接触(粘膜)
母婴
疯动物咬伤,抓伤。
(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完整粘膜也有一定屏障作用)
空气传播
能
不能
不能
感染部位
鼻腔,眼结膜
上呼吸道粘膜
血液(针剌、输血)
性行为(粘膜)
经由咬(抓)伤进入肌肉、神经细胞,不进入血液。
病毒
在外界的
存活能力
弱
弱
弱
疫情
发生频率
高。
有明显季节性。
季节性流感几乎每年发生。
大流行流感很罕见,可能千年一遇。
中。
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稳步增长。
与人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低。
在南方疫区零星散发,
北方地区罕见。
是狗群中疫情的延续。
潜伏期
多数
1-3天
(0-7天)
多数7-10年
(0.5~20年)
多数
1-3个月
(7天-1年)
发病率
高。
可达人口1/3甚至更高。
中。
全球数以千万计。
低。
中国即使完全不使用疫苗,每年死亡人数不超过8千人。
(目前中国每年超过万人使用疫苗,每年死亡不到2千人)。
病死率
低。
通常远低于1%。
中。
无法根治,但可能有超过10年的生存期。
高。
%。
发病后通常在1周内死亡。
疫苗效果
(预防的可能性)
平均
60%。
出现新病毒时可能供应不及时。
无。
(尚无疫苗)
%(暴露前预防)。
%(暴露后:清洗伤口+免疫球蛋白+疫苗)
治疗效果
辅助效果
(可缓解症状)。
有效
(不能根治,但可显著延长生命)
无效
发病后死亡率%。
能否消除?
(防控前景)
不可能。
可有效控制。
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
可消除。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实现。
苹果阻止不了您对原创的赞赏。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识别治白癜风要多少钱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