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电脑病毒勒索病毒没什么了

闲来无事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大概讲的就是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电脑病毒勒索病毒没什么了不起。看名字是不是就很有兴趣了?那么就赶紧跟上小编掐头的步伐来看看这篇文章吧。开车咯~滴滴~老年卡~

提到电脑病毒,首屈一指的莫过于当年的CIH了。这个病毒产自台湾,集嘉通讯公司(技嘉子公司)手机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陈盈豪在其于台湾大同工学院念书期间制作。最早随国际两大盗版集团贩卖的盗版光盘在欧美等地广泛传播,随后进一步通过网络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其他病毒破坏的都是电脑软件(充其量也就是操作系统、数据文件一级),而CIH破坏的是电脑硬件(让电脑无法开机)!当时恢复的方法,除了彻底清除硬盘数据外,还需要借助专业工具重写主板BIOS。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杀毒厂商才冒出了所谓的专杀工具,而主板厂商也因此开发出了双BIOS这样一些很奇葩的设计。

“红色代码”病毒是年7月15日发现的一种网络蠕虫病毒,感染运行MicrosoftIISWeb服务器的计算机。“红色代码”乍一听貌似还是个很好听的名字,可在当年却是很多服务器管理员的噩梦。

这是一种在当时很可怕的网络蠕虫病毒,通过一种叫“缓存区溢出”的黑客技术,专门感染微软的IIS服务器(微软WEB服务器)。这种病毒的最大危害就在,它能完全取得所攻破计算机的所有权限,甚至盗走机密数据。正是由于它所攻破的大多都是网络服务器,更是大大加强了该病毒的危害!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在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该病毒于当年8月爆发。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有关这款病毒,很多人还心存记忆,回想当年一个机房内成百上千台电脑全部重启、重启、再重启……或许你就能明白小编所说的,到底是一个怎样壮观的景象了。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Windows系统的RPC漏洞传播,只要计算机上开启RPC服务,且没有打上补丁时都有可能被冲击波病毒所波及(是不是很像近期的“永恒之蓝”?)。被感染的计算机会出现很多异常,比如时不时弹出RPC服务被终止提示、系统反复重启、无法收发邮件、无法浏览网页、无法复制文件……虽然没有像永恒之蓝一样破坏硬盘数据,但也基本上把电脑给搞残废了,在当年也算损失不计其数。

震荡波病毒是利用微软公司在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只要是计算机上有RPC服务并且没有打安全补丁的计算机都存在有RPC漏洞,具体涉及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XP、Server。

从名称上看,冲击波和震荡波这两款病毒貌似区别并不是很大,甚至连重启提示都长得一样一样的。但实际上冲击波利用的是系统RPC漏洞,而震荡波利用的则是系统LSASS漏洞。甭管怎么说吧,反正这两种病毒始终都是那个时代的噩梦!

熊猫烧香是一种恶性的计算机病毒,其与灰鸽子不同,是一种经过多次变种的“蠕虫病毒”变种,年10月16日由25岁的中国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编写,拥有感染传播功能。提到熊猫,我们总会想起那憨憨可爱的样子,谁能想到它也会摇身一变成为一款令人胆战心惊的计算机病毒呢?

年底到年初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一款名叫“熊猫烧香”的病毒便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一时间各大网站、个人电脑都被一个很诡异的病毒图标所覆盖——一只正在烧香的熊猫。除了图标外,熊猫烧香也会更改部分系统文件,造成个人数据丢失。而它的始作俑者——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也在当年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磁碟机病毒又名dummy







































白癜风临床专家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zl/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