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又开始啦!!!上周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让BoBo和你一起来回顾下过去一周的科技要闻吧!!~~~
新的“温室地球”时代可能到来、病毒能以集群的方式传播、粒子物理学离不开人工智能、濒死体验者称能感觉从身体分离......
01
新的“温室地球”时代可能到来
今夏一波热浪席卷欧洲,令当地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引发了干旱和火灾,包括7月份导致91人死亡的希腊大火。此外,世界各地也是热浪、野火和干旱频发。
在此背景下,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发布报告说,全球有进入“温室”状态的危险。在这个所谓的“温室地球”里,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升高4—5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10至60米,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为降低风险,人类应携手合作,对待地球的态度应从“开采到管理”,多管齐下,以获得一个稳定且持续的地球。
02
病毒能以集群的方式传播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技新闻共享平台EurekAlert!近日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团队的研究表明,可引起严重胃病的病毒能以表膜包裹病毒群的方式出现,由此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和严重程度。
科学家表示,这些病毒集群的发现使得人们进一步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方法以及其极强的感染性,并为现有仅对抗单个病毒粒子的抗病毒药物开发工作提供改进的参考。
03
陨石有望揭示生命起源
据英国《独立报》8月7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块45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形成的古老陨石,通过分析有望解释地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生命起源。天文学家们可以通过这块陨石尝试了解地球是如何支持生命的,研究人员也许能了解太阳系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
这项研究证实,重要的有机物质似乎是在太阳系初期形成的。通过观察陨石中化合物的同位素特征,研究人员可以找到包括碳、氢、氧、氮和硫在内的关键元素的“指纹”,所有这些元素都是生命起源的核心,都能在这颗陨石中找到。
04
濒死体验者称能感觉从身体分离
人类来世之谜对于世界上的主流科学家和医学专家来说仍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因为我们极度渴望了解当我们死亡之后发生了什么。关于来世的理论也因为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死亡后意识仍然存在,即使只有很短暂的时间。纽约朗格尼医学院的医学专家们在年12月份宣称,患者在死亡的初期阶段仍然存在某种形式的意识。医学院的SamParnia博士称,那些心脏停止跳动但却成功在手术台上活过来的人们能够回忆起,医生和护士在他们心脏衰竭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了抢救。
05
一群外行星可以存在生命
来自剑桥大学和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组系外行星,他们认为可能存在导致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化学条件。该团队发现,地球等岩石行星表面生命发生的可能性与其恒星发出的光类型和强度直接相关。
该研究提出,发射足够紫外线的恒星可以启动在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上的生命,有紫外线被认为是产生生命构件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必需的。根据这一发现,该团队已经确定了一组系外行星,其中来自恒星的紫外线足以为这些反应提供动力,并且行星在可居住范围内的轨道上,液体水可能存在于这些行星表面。
06
非洲人拿蜜蜂吓唬大象!
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一个愚蠢可笑的画面——大象看到小老鼠会畏缩不前。但科学家们发现,另一种小型生物会使大象变得“神经过敏”——蜜蜂。
科学家认为,大象害怕蜜蜂是因为它们不喜欢自己鼻子和眼睛周围的软组织被叮咬。伴随着大象不断进化,科学家怀疑大型动物学会了识别和避免蜜蜂报警信息素,从而避免痛苦的叮咬。
07
粒子物理学离不开人工智能
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里面进行的实验每秒产生大约一百万吉字节(GB,十亿字节)的数据。即使经过压缩,LHC在一小时内积累的数据也与社交网站脸书整年收集的数据量相当。这么海量的数据,给存储和分析带来了极大难题。幸运的是,粒子物理学家不必自己处理所有这些数据。他们与一种称为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AI)携手合作,来处理这些数据。
08
“飞”向未来
仿蝙蝠扑翼飞行器、“蜜蜂”微型高机动滚翼机、“光驭一号”激光光子推进系统、“赤子”号火箭动力火星运输机……近日,“罗麦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举行,最终评选出共个各类优秀奖项项目。
09
广东上演震撼“龙吸水”
近日,广东下川岛北风湾海面的吸水龙卷风视频,吸引了网友围观。视频中,靠近山边的海湾处,龙卷风不断将海面的水吸上天空,现场目击者不时传来“哇,犀利”的感叹,观看此视频的网友也啧啧称奇。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编辑,内容来源科技日报、环球网、人民日报、首都之窗,欲转载请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