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6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于湖南长沙分享《非洲猪瘟流行态势与检测方案优化》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大变局面临新挑战、非洲猪瘟流行态势、非洲猪瘟检测策略、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等四个方面详细展开。
仇华吉研究员主要从事非洲猪瘟、猪瘟和伪狂犬病的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分享的主题报告“含金量”极高,现整理如下:
一、大变局面临新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只得在危机中寻觅先机!仇华吉研究员谈到了世界格局的重塑、疫情的流行、地区之间的冲突以及经济危机,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之下,不仅仅是畜牧行业,各行各业都要记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非洲猪瘟给养猪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估计,非洲猪瘟在亚洲第一年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亿美元。但非洲猪瘟也极大程度加速了中国养猪业集约化进程,大量的散养户退出市场。
仇华吉研究员总结出了未来可以生存下来的几类养殖企业:
(1)成本领先战略:产业链龙头、精致型家庭农场;
(2)差异化战略:品牌肉企业;
(3)聚焦化战略:区域龙头企业;
(4)创新型战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
(5)生态农场、观光农场。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小而美、大而强、专精特新。
二、非洲猪瘟流行态势中国非洲猪瘟防控成效卓著,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已经恢复产能。
他认为抗击非洲猪瘟仍是一场持久战,各类毒株不断涌现,不同形式的II型基因缺失毒株、变异毒株、I型弱毒株、重组毒株都是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新问题。
通俗来说,就是毒力相对降低了,随之死亡率也降低,但是潜伏期更长,临床症状不典型,猪场难以察觉,更难以拔牙与净化,当猪群出现应激时疫情更容易暴发,病毒的污染面较广,疫情防控难度大。
现下,养猪更有很多新形势与新挑战,大宗原料涨价,饲料成本走高,市场又处于猪周期的下行阶段,生物安全成本高企都是“拦路虎”,养猪人的日子并不好过!目前,也存在很多低毒力毒株,猪只感染后不发病、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有时候出现高灵敏的检测试剂检出阳性,但与临床表现正常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三、非洲猪瘟检测策略在上述非洲猪瘟的流行态势之下,养猪行业亟需优化非洲猪瘟检测手段与方案,对于种猪场,无论是野毒、基因缺失毒株,还是基因I型弱毒株,都要剔除野毒和基因缺失弱毒、I型和II型毒株很难鉴别,现地已出现I型和II型重组毒株。
非洲猪瘟检测优化方案:(1)日常监测:猪、人、车、物、环境;(2)定期抽样监测猪群:核酸或抗体;(3)全方位提升病原检测体系敏感性:荧光PCR仪器、荧光PCR试剂(多靶基因检测)、核酸提取;(4)阳性样品追根溯源,降本增效:检测出阳性进一步进行野毒、基因缺失毒株、I型和II型鉴别。
而影响检测效率的因素包括:(1)检测实验室设计不合理导致污染;(2)采样不规范;(3)采样时消毒剂残留;(4)提取过程中试剂残留;(5)样品中混有干扰PCR反应的杂质;(6)荧光PCR仪某个反应孔光路异常;(7)PCR反应体系配制过程中操作不当。
全方位提升病原检测系统敏感性则从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定量PCR试剂、核酸提取试剂等出发。评价一台荧光定量PCR仪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是灵敏度高、多个通道、孔间精度高、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其实,动物疫病诊断精准检测涉及到一系列的过程,每一个步骤做精做透,都可以成为一个产品。
四、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法规、质量手册、试验记录表格、标准操作手册SOP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PCR实验室管理原则:(1)人是准确结果的最大保证;(2)高性能设备提升检出限;(3)确保实验室环境无气溶胶污染;(4)健全质控管理文档,可追根溯源;(5)高品质试剂盒,降低假阳/阴性。
用质控品画质控图:(1)评价检测方法的稳定准确性和精密度;(2)不同类型误差情况下,质控值的分布频率;(3)获得20咯以上数据后,确定指控物的均值;(4)病毒质控浓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质控图上质控值的分布;
做好实验室分区,防止交叉污染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原则:单向流动、严格分区、防交叉污染、防病原扩散
(1)人员和样品单向流动,样品经传递窗进行传递;
(2)不同区域实验服(不同颜色)、移液器、耗材、拖布、抹布等严格区分,防止混用;
(3)荧光PCR扩增产物禁止开盖;
(4)实验完成后使用84消毒液擦拭地面、台面及移液器等;
(5)实验完成后使用紫外消毒车0.5米左G照射台面30min;
(6)废弃物需经过硫酸氢钾或次氯酸钠浸泡消毒;
(7)用过的吸头等一次性材料经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统-处理,如焚烧或者由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处理等;
(8)样本灭菌处理后填埋或者由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生猪安全养殖是养猪行业不变的追求,仇华吉研究员总结,在大变局、大调整、大机遇之下,病毒在变异,形势有变化、对策要变通,要优化实验室和试剂盒、优选试剂和设备、优待检测团队和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