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定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感冒了伴随而来的还有头疼、发热、打喷嚏、流涕.......,不过这些症状的治疗并不困难,只要吃药基本几天之内就会有好转,但这感冒伴随的咳嗽却让人非常困扰,感冒都已经好了,咳嗽却还一直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感冒好了,还一直咳嗽呢?这是因为,感冒病毒对呼吸道上皮产生了破坏,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愈合这一段时间,这种咳嗽和感冒的咳嗽完全不一样,是没有痰的。在呼吸道修复的这段时间里,敏感性非常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咳嗽。比如冷空气、雾霾、厨房油烟、还有运动等等,都会引起刺激性的咳嗽。感冒好了咳嗽还要不要治疗?很多人认为感冒好了,就不用管咳嗽的问题了,一段时间之后咳嗽自然会好,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这个时候的咳嗽与感冒时候的咳嗽是不一样的。干咳如果很严重的话,会损伤呼吸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好转的时间就会更长。而且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咳嗽的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痰,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又有痰的出现,所以就算感冒好了,咳嗽没有好,还是不能大意,该服药的还是需要服药,不然咳嗽变得严重,也会引发其它的一些疾病,所以一定要重视咳嗽这个问题。
止咳误区
乱吃止咳药绝大多数人认为止咳要祛痰,但很少人知道镇咳药、祛痰药在治病机制上的区别。如不管什么咳嗽都服用强力镇咳药止咳,可能导致痰液无法及时排出,滞留体内,导致肺炎等更严重呼吸道感染疾病。
乱吃消炎药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是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消炎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消炎药非但改善不了症状,而且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可能失去疗效。
乱用偏方很多人感冒都用过偏方,如盐蒸橙子、冰糖雪梨等,认为温和且安全。但并非完全如此,有些止咳偏方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一味盲目的使用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咳嗽更加严重。
辨证施治才能药到病除
气虚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止咳。
常备中成药:儿康宁、四君子合剂等。
食疗推荐:
花生红枣汤:花生米、大枣、蜂蜜用水煎煮服用即可。
阴虚咳嗽:干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治宜滋阴润肺止咳。
家庭常备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等。
食疗推荐:
门冬粥:天门冬、粳米、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汁去滓,入粳米同煮为粥、粥成加入冰糖即可。
风寒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家庭常备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食疗推荐:
橘红茶:橘红花茶直接冲泡开水10分钟,趁热饮用,反复冲泡直至无味。每日多饮。
风热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家庭常备中成药: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
食疗推荐
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痰湿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症。治宜燥湿化痰。
常备中成药: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食疗推荐:
橘皮粥:鲜橘皮洗净,切丝与大米一起加水煮粥。
痰热咳嗽:吐黄痰,伴口渴、唇红、尿黄、便干等症,治宜清热化痰。
常备中成药:急支糖浆、先声咳喘宁、复方鲜竹沥、鲜竹沥等。
食疗推荐:
芦根粥:鲜芦根、竹茹、生姜、粳米。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
版权申明江苏华龙圣爱中医门诊◎本文由圣爱中医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