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讲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与消

2月7日,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逝世,年仅34岁。李文亮医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的示警者之一,被称为年武汉新冠肺炎的“吹哨人”。获悉李医生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作为医务工作者,他的专业性令人敬佩,他恪尽职守的精神,值得全体医务人员学习。这件事也使大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环境愈加重视。希望广大一线医务人员在攻坚克难的同时,务必做好自身保护,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胜良

2月3日,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的指导下,由《医师报》社主办,康弘药业支持,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守护心灵白衣战士关爱公益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活动旨在整合各方力量,通过联合发起心理疏导和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平台建设,成立“应激心理疏导小组”,提供医护人员心理疏导通道,开展一对一帮助和支持。邀请专家针对医护人员和公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种心理相关主题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系列心理疏导科普文章多媒体传播、邀请专家联合电视台开展患者教育、尊重医护人员的全民互动活动。活动将通过医师报全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凤凰网、新浪医药、腾讯健康、网易健康,以及百余家网络媒体融合传播。

本期嘉宾

陈胜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2月1日,医院肝病研究所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nCoV(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提示粪便中很可能有活病毒存在;1月24日,医院专家研究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型肺炎)后,患者并非一定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等症状。

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消化系统传播?如何识别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消化系统症状?是否可以通过加强消化系统健康对抗新冠病毒?……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新型肺炎与消化系统间的联系逐渐揭开面纱,二者的关系既困惑着大众,也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胜良教授对以上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并就疫情防控提出专业建议。

陈胜良教授表示,“消化系统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渠道,这一发现对疫情的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重要意义。消化系统健康对预防新型肺炎也有重要作用。”

//

消化道或为新冠病毒传播渠道

//

从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说明新冠病毒或有可能存在于粪便中。陈胜良教授表示,这提示消化道本身也可能是传播途径,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首先进入呼吸道,然后又通过血液进入消化道。除了熟知的呼吸道传播外,粪便中的新冠病毒也可以通过身体接触、进食等方式进入体内,再经由血液定植于呼吸道,再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病毒。“总的来说,消化道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一种传播渠道。”陈胜良教授说。

面对疫情,除了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83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