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很多5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出现手足发红,并伴有发烧、咳嗽、起疹子等症状。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这就是手足口病啦,这是因为“柯萨奇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盯上了可爱的宝宝们引起的。而今年手足口病爆发率为10年来最高峰。面对这该死的病毒,家长们该怎么办呢?一、手足口病的前世今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传播渠道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等都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5-9月是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幼儿园、托儿所是主要的流行场所。
二、留心宝宝“小情绪”,及时发现患儿感染病毒后,经3~4天的潜伏期后,常出现1~3天在38℃左右持续低热,伴口咽部疼痛、咳嗽等感冒样症状。皮疹多在第2天出现,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开始为散在的红色斑疹、丘疹,随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水疱不破溃感染,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壳,脱落后无瘢痕。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红斑及小疱疹,多与皮疹同时出现,或稍晚1~2天出现。这些疱疹容易破溃成糜烂面,表面可覆盖灰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等症状。所以家长们平时可要注意宝宝突然有“小情绪”等症状啦。
特别提示:1.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2.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