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儿童用药剂量及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顶峰期,国家卫健委在短期内接连修订四版诊疗方案,但是我们注意到在最新方案中仍没有针对儿童的用药方案的提出。随着疫情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患者,其中,最小感染者年龄为六个月。儿童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亲密接触者核酸试验阴性、幼儿核酸阳性的情况。在国家第四版的防治方案中,虽然将儿童纳入易感人群,但由于儿童病理生理与成人有显著不同,需要严格把握药物治疗指征,需要更加精准用药。为此,我们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内容,并参考年1月30日刊发的《湖北省儿童-nCoV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的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药品说明书,治疗指南以及文献整理了治疗方案中提到的药物的儿童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因撰写时间有限,参考资料有限,如有不妥之处,尽请指正。01诊疗药物类型1、《湖北省儿童-nCoV感染诊疗方案》中建议:儿童感染者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病例应根据情况进行吸氧或机械通气,同时注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是在支持治疗的同时,也提到相关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和儿童应用的安全性未知,对危重症患儿参考成人用药,轻症可选用干扰素雾化。抗菌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除非特殊原因,应避免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2、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提到的成人治疗策略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每次2粒,口服,每日2次;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不恰当使用,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包括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必净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02儿童给药剂量及注意事项根据以上两个版本的诊疗方案,我们查找了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中药注射剂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儿童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整理如下:1、抗病毒药物(1)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剂量以洛匹那韦计)(点击查看大图)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基于体重计算剂量的用药指南(每日2次给药)(点击查看大图)(2)α-干扰素注射液(点击查看大图)(3)阿比多尔(第三版中提到)(点击查看大图)2、抗菌药物的使用(点击查看大图)3、糖皮质激素根据儿童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在酌情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优先使用甲泼尼龙,用于危重症患者,有助于短期内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延缓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为3-5天,不可长期使用。甲泼尼龙:说明书:婴儿和儿童可减量,但不仅仅是依据年龄和体积大小,而更应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反应。每24小时总量不应少于0.5mg/kg。注意事项:本品含有苯甲醇与致命的早产儿「喘息综合征」有关。尽管本品常规治疗剂量所含有的苯甲醇含量远低于报告与「喘息综合征」相关的苯甲醇用量,但苯甲醇可能产生毒性的最低量尚不可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以及接受高剂量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因此,早产儿或新生儿不得使用含有苯甲醇的制剂。本品(除不含苯甲醇的mg规格)溶解后的苯甲醇含量9mg/ml。儿童用药应进行严格的医疗监督并尽可能缩短疗程;长期每日分次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儿童生长,此治疗方法仅可用于危重的情况。4、中药注射剂在诊疗方案中提到的中药注射剂应辨证施治并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其中提到的两个主要的治疗药物分别为血必净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1)血必净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组方成分明确,包括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丹参素、阿魏酸、原儿茶醛及川芎嗪等活性成分。但在说明书中尚未推荐血必净注射液用于儿童,说明书中的禁忌提出:孕妇、14岁(含)以下儿童禁用。但如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用于14岁以上儿童时,应参考说明书剂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5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在30-40分钟内滴毕,一天2次。病情重者,一天3次。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在30-40分钟内滴毕,一天2次。病情重者,一天3-4次。注意事项:在使用之前应详细询问患儿有无对中成药(双黄连、鱼腥草、喜炎平、痰热清等)及对食物存在过敏,用药前后用0.9%生理盐水50ml冲管,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发生不良反应。(2)喜炎平注射液: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乙素(单体)经磺化工艺制成的现代中药注射剂,是小儿病毒性肺炎(年)、小儿急性发热(年)、手足口病(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年)等14项指南/共识的推荐用药。儿童用药:日剂量按体重量5~10mg·kg-1(0.2~0.4ml·kg-1)计算,根据疾病及病情在此范围内调整使用。采用静脉滴注时,1日1次,日剂量不超过mg(20ml);采用肌内注射时,1日2次,日剂量不超过mg(8ml)。儿童常用静脉滴注,也可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采用肌内注射,出现发热症状时,尽早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可能带来更多临床获益,儿童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若须单独或联合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应尽早介入;不建议用于慢性期或长期连续(≥28d)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儿童以30~40滴/分钟为宜,成人以30~60滴/分钟为宜。滴速过快可能导致头晕、胸闷、局部疼痛。稀释溶媒的温度要适宜,确保输液时药液为室温,一般在20℃~30℃之间为宜。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5、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诊疗方案的辅助治疗手段中提到了可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目前儿童常用的肠道微生态制剂类型,给药剂量及注意事项如下表:(点击查看大图)本文转载自「药事网」,授权「临床用药」修改发布。作者

杨艳、钟瑞锋、黄芮冰、顾飏审稿

马庆阳首发

药事网编辑

十一投稿

liuyumeng1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汇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jg/63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