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查血常规怎么看如何区分是病毒感染

冬天宝宝最容易中招的TOP3,肯定有感冒的影子。

天气确实可以背点儿锅:冬天冷冷热热,天气变得比翻脸还快,又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的,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本来低下的宝,一个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

加上天气冷,爸妈或长辈容易给宝宝穿多,如果贴身衣物被汗水浸湿了没及时更换,捂在身上捂久了也容易感冒。

一般来说,宝宝感冒发烧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后期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何区分是哪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结果出来了

然而,十几二十项箭头

向上向下的跟天书一样

……

血常规是什么?

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个血常规报告单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Q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一般血常规的检查项目有20多项,如下图。

Q血常规检查主要检什么?

01红细胞(RedBloodCell,RBC)

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

02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10.0)x/L,可因每日不同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三种。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03血小板(Platelet,PLT)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具有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及血块收缩等功能,参与凝血与止血过程。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Q那么血常规报告单该怎么看?

01细菌感染vs病毒感染?

如果有感染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多,那么,就可能是细菌感染。

如果白细胞总数不升高或者降低,而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应升高,则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02红细胞增高OR降低

红细胞增高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缺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红细胞降低则可能是贫血、急性大量出血等。

03血小板增多OR降低

血小板增多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手术出血等;

血小板降低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等。

04C反应蛋白(CRP)与细菌感染

当然,CRP只是一定程度上反应感染的程度,具体判断还需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的指标。

除此之外呢?有爸妈想着不做血常规的话,怎么区分。那还可以这么区分:

1、病毒性感染之后,宝宝鼻腔流鼻涕症状明显,还可能会腹泻。还会一个传染好几个,一个宝宝感冒了一堆宝宝也跟着感冒,或者是宝宝传染给家人等,传染性更强。

2、细菌性感染之后,宝宝扁桃体或咽喉部红肿及疼痛的症状最明显,鼻涕带脓,还有浓痰,传染性弱。

3、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烧需多喝水多尿尿,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应遵医嘱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较安全,爸妈应配合医生不必太抗拒。

温馨提示:爸妈在宝宝发热时,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jg/75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