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诊断

导读:我们很多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都会遇到病害问题的困扰,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前期没有很好的诊断出病害类型,搞不清是真菌性病害还是细菌性病害又或者是生理性病害,所以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作物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今天就跟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一些诊断病害的经验。

第一个:怎么区分作物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就是细菌真菌等侵染作物,导致作物出现的病害,而生理性病害往往是作物出现缺素或者不正确的农事操作导致作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其实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还是很好区分的。首先侵染性病害往往从感染到发病严重需要一个过程,作物都是慢慢从正常逐渐变得衰弱,像作物出现叶斑病,首先在叶片出现小斑点然后慢慢扩大到整个叶片,然后导致作物叶片干枯片掉落。而且都是单点发病,不会一下子整片整片的发生。而生理性病害就不一样了,像我们施肥浇水不当导致烧根等等,往往作物会大面积突然出现,变的异常。我们只要记住这两点就很好区分。

首先生理性病害具有同一性,什么是同一性呢,就是作物会出现大面积的同一种症状表现,像缺氮镁等就会发现叶片都表现退绿的情况,而侵染性病害就会单点出现,然后慢慢扩散。

第二个就是生理性病害往往具有迅速性,很多生理性病害都是我们不正确的农事操作导致的问题,比如我们大水漫灌,或者使用不正确的施肥方式导致烧根,又或者打药方式不对出现的药害问题。这时候作物往往会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比如作物萎靡不振,烧叶等等。而侵染性病害都是通过一个点面的作物慢慢发展然后在扩散。

黄瓜霜霉病发病也是需要一个时间

生理性肥料烧根往往整个田里都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个:怎么区分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确定作物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我们如果确定了是侵染性病害了那么我们就要区分出是真菌性病害还是细菌性病害。真菌病害与细菌病害从病状上很难区分,它们都有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相似病状。大部分病害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霜霉病,就是病斑会受到叶脉限制,形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早上湿度大的时候背面还会有霉层。炭疽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眼套小眼,病斑会形成一个大的黄色晕圈中间还有一个圆圈,这也是很好区分的。但是我们如果遇到不明显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区别呢,大家记住这几点能有效区分细菌性病害还是真菌性病害。

第一点:真菌性病害往往会在发病部位长出大量菌毛,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时候,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有白、黑、红、灰、褐等。而细菌性病害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腐烂出现黏液,并发出臭味。有臭味为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果实溃疡或疮痂,果面有小突起。根部青枯,根尖端维管束变成褐色。(有个别例外)像我们知道的青枯病,我们如果发现作物有细菌性青枯病感染的情况又不能太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切一段茎秆泡在清水里,会发现有菌浓流出来。

真菌性病害往往会在发病部位长出大量菌毛

第二点:细菌性病害发病的时候往往能通过闻气味来和真菌性病害进行区分,通常细菌性病害发病的时候往往会在发病位置散发臭味,像细菌性果实腐烂病。而真菌性病害往往不会散发出臭味。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有明显恶臭味。

细菌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菌脓”

总结: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这些,细菌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菌脓”,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区别。

第三个:单独讲的是病毒病怎么区分

我们通过上面的方法区分出生理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以后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很多农户就会问了,那么病毒病怎么区分呢?

病毒病其实也很好区分,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病在番茄,黄瓜,辣椒,玉米,豆角,草莓,西瓜,甜瓜,西葫芦等等表现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以系统浸染的方式侵染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而且病毒一般都是单独单点发生,往往只有一颗两颗的,尤其是在温度高,虫多的时候发生严重。所以说我们治疗预防病毒病关键还是治虫,因为病毒很容易通过像白粉虱,蓟马等来进行传播感染。

总结:今天讲了这些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学到一些东西,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留言提问,希望大家今年有一个好的收成,玉米等作物价格行情也十分的好,也希望大家能学到这些东西应用到自己的地里。

产品技术交流咨询,请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jg/75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