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包括三方面:一,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传染源才能及时进行管理,这对感染者个体及未感染的群体均非常重要,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隔离和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方面,非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指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接种。
防范传染病的措施
1、呼吸道传染病或流感、气管炎、肺炎。预防的最好办法是避免去人多的场所,做好呼吸道隔离,勤洗手,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2、消化道传染病,如:秋季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预防的最好办法是做好消化道隔离,吃熟食,勤洗手及餐具的消毒。
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一)病原体的基因出现突变。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还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情况[3]。由于大量运用抗菌药物,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出现了变异,从而逐渐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不但降低了治疗的效果,而且无法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在我国,结核病的致死率在所有的传染病当中居于首位,本已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再次复发,通过年对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进抽样调查发现,每10万人当中就有66人患有结核病,因此态势十分严峻
(二)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许多传染病的发病呈现出与动物密切相关的态势。而且一些本应只在动物中传播的传染病由于发生了基因变异,导致其具备了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比如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西尼罗毒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莱姆病等。
(三)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目前新出现的传染病都具备了多种传播途径,而且传染性极强。比如非典型性肺炎能够通过飞沫传播、西尼罗病毒脑炎
关于疫情防范的思考
关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首先是疾病转型的趋势不会逆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大头将仍然在常态慢病管理方面,这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再就是全球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传染病大流行一旦爆发,各国难以置身度外的风险不断增加。
基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事实上已经上升到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的程度。未来公共卫生与国防安全都需要面临备战的能力建设和储备成本的考量,应认真研究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防和健康安全防控体系的共享共建机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