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那么高,啥时候抗病毒啊?
达哥:我国正常人群中,CMV感染率极高,抗体阳性率高达86%~96%,婴幼儿60~80%。一旦感染,可持续终身。
小厮:那感染了咋办呢?抗病毒治疗吗?
CMV病毒
达哥:CMV属于弱致病因子,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而言,不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感染”。
小厮:那是不是还有“症状性感染”?
达哥:对的。从感染时机分为:先天性感染(新生儿~生后14天内),多为怀孕时感染胎儿所致;围生期感染(生后14天内证实无CMV感染,但在出生后3~12周出现感染),多为经产道分娩或母乳喂养而感染;生后感染(出生12周之后),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感染。
小厮:那到底啥叫“症状性感染”?
达哥:根据《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版)(以下简称《建议》),症状性感染是指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systemicinfection),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或病变主要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系统。可表现为,黄疸肝炎、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小头畸形、感音神经性耳聋等)、视网膜脉络膜炎、血小板减少和外周血和血常规中异形淋巴细胞(异淋)增高等。上述病变常表现为多器官同时病变,或单一脏器的明显病变。
小厮:那症状性感染发生率高吗?
达哥:《建议》特别指出,绝大多数儿童CMV感染,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
小厮:那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如何诊断?
达哥:巨细胞病毒病诊断需要具备下列要求:①具有CMV感染的直接证据或充分的间接证据。②多器官出现相关症状,或单一器官出现典型表现。③需要除外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其它疾病。可见,巨细胞病毒病诊断条件苛刻,尤其是直接证据难以获得,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简单方法能够“除外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其它疾病”。
CMV病毒与相关疾病
小厮:哇,诊断要求这么高啊?巨细胞病毒病可导致听神经损伤,感音性耳聋、黄疸型肝炎等。危害这么大,一旦怀疑就要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吧?
达哥:不不不!抗病毒一定要慎重啊。
小厮:额……抗病毒也没啥大副作用吧?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啊。
达哥:年轻人,不要太毛躁,Tooyoungtoosimple,sometimesnaive.巨细胞感染抗病毒治疗一定要慎之又慎,这是因为巨细胞病毒属于DNA病毒,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虽然对CMV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根据《建议》的原则,临床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应该非常谨慎,这是基于以下理由:①药物副作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导致血象变化、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②确诊条件严苛:巨细胞病毒病确诊相当困难,直接证据难以获取,临床常用的抗体检测和尿液检测诊断价值有限,而且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③用药指征严格:建议抗病毒用于出现较为严重的淤胆型肝炎、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或先天性CMV所致CNS损伤出现视神经损伤感音性耳聋者。而对于一般的轻症婴儿肝炎综合征,可通过保肝、退黄等治疗获得痊愈,而无需抗病毒治疗。
CMV病毒感染危害大
小厮:哇哇,原来如此,涨知识了!达哥,乳汁是婴幼儿生后感染CMV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那母乳CMV阳性者是不是就不能吃母乳啊?
达哥:研究表明,95%孕妇都曾感染过CMV,并可持续终生,因此从乳汁中排出CMV病毒并不奇怪。如果孕妇乳汁都能检测到CMV,则新生儿在宫内或生产时很可能已经感染。这种已经感染CMV的婴儿,《建议》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如果出生时确实未感染CMV,乳汁又能检出CMV,则可能受到乳汁的感染,但《建议》指出,绝大多数CMV感染均为“无症状性感染”。也就是说,上述两种情况都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况且,母乳做为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当然不能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小厮:那是不是说检测乳汁CMV-DNA没有意义?
达哥:不完全准确。虽然反复检测母乳CMV或根据乳汁CMV定量高低变化,以决定是否母乳喂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早产儿或已经明确重症CMV感染时,虽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建议对母乳进行处理,以清除CMV病毒。根据CMV诊治建议的预防原则,仅母乳CMV阳性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采用母乳-15℃冻存24小时后室温溶解,再经巴氏消毒等措施,以防继续感染。
小厮:哇哇哇,原来如此,我再去认真复习一下《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本文内容根据《小神论经》群各位老师讨论发言总结,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黄新疆老师整理,
特此一并致谢。
小神论经原创首发,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设计总监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