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实验诊断有三个方面:①直接检测和分离鉴定;②检测病毒蛋白抗原成分和核酸;③检测抗体。一、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标本采集①采样时机:应在病人急性期或发病初期采集标本。②标本种类。呼吸道鼻咽洗漱液或痰液,肠道粪便,脑内脑脊液,发疹疱疹积液,血液。2.标本的运送及保存 大多数病毒抵抗力较弱,在室温中易被灭活,所以标本要快速送检,及时处理和接种。采集和运送过程注意冷藏。如不能立即处理和接种,可在4℃保存数小时,长时间保存需置-70℃。对于在冻融过程中易失去感染性的标本,冻存时应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等。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1.分离培养 (1)组织培养:包括组织块培养和细胞培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培养。关键是针对不同的欲检测病毒,选择适当的培养细胞。细胞培养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特征及传代次数主要分3种类型:①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②二倍体细胞株;③传代细胞系。 (2)鸡胚接种:乙型脑炎病毒以接种卵黄囊为最佳,羊膜腔和尿囊腔适合于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绒毛尿囊膜对痘类病毒和疱疹病毒敏感。 (3)动物接种:实验室常用新生小鼠或乳鼠进行病毒分离。根据病毒种类不同,需选择相应的敏感动物,还需接种相应的合适部位。
2.病毒鉴定 (1)初步鉴定: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标本来源、易感动物范围、细胞病变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理化性质可初步判断病毒的科及属。 (2)最终鉴定:将分离到的病毒和已知病毒的参考血清学试验。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免疫试验等。3.分子生物学方法:核酸检测(新冠病毒用的是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三、快速诊断1.显微镜检查 (1)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毒包涵体。 (2)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颗粒,应用免疫电镜灵敏度更高。2.病毒抗原检查 利用特异性免疫血清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抗原。常用方法有: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等。此外还有放射免疫法、反相间接血凝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 对于一些血清型别不多或在一般细胞培养系统中尚不能成功增殖的病毒,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是快速而实用的方法。
3.病毒抗体检查 检测感染者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常用的方法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免疫扩散等,还可以利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IgM抗体出现在病毒感染的早期,所以标本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IgG抗体检测需采集感染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恢复期IgG效价必须比急性期增高≥4倍时,才有诊断意义。4.病毒核酸检测 利用核酸杂交和PCR技术检测病毒特异基因片段。但检出病毒核酸并不等于检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