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变化频繁,感冒盛行,来势汹汹的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让人感觉不适。来看看流感病毒是怎么致病的,有什么防治方法呢。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患有慢性病、妊娠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小于5岁儿童、大于65岁的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病毒经飞沫、气溶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间接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
致病机制
病毒起初引起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黏液分泌细胞、纤毛细胞和其他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纤毛丧失,最终坏死脱落,导致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丧失。
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可以水解保护性黏液层中黏蛋白的唾液酸残基,从而降低黏度,使细胞表面受体暴露,有利于病毒感染的扩散。严重者感染可以扩散至下呼吸道,引起病毒性肺炎。
病毒感染主要局限于呼吸道,是因为能水解血凝素的蛋白酶分布于该部位。尽管病毒感染有全身症状,但是病毒仅在局部增殖,一般不入血。
*流感感染后容易继发其他病原菌的呼吸道感染。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重症:主要出现在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咳嗽、咽痛、乏力,热度38~40℃。
肺部并发症:年老体弱、免疫、心肺功能不全者和婴幼儿在感染后5~10天,易并发继发性肺部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外并发症:心肌炎、心脏并发症、瑞氏综合征、格林-巴斯综合征等。
流感主要死因:继发的细菌感染、心衰,死亡人数90%以上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
流感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培养
取鼻咽拭子或咽漱液,接种培养细胞或鸡胚,病毒培养后用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鉴定病毒的型别,此方法为流感监测经典方法,较耗时。
2.胶体金方法
取鼻咽拭子用胶体金检测试剂盒检测流感病毒抗原。
3.real-timePCR方法
能快速检测病毒的核酸,并进行分型测定。这个方法快速并且方便,阳性率也较高,医院常用的方法之一。
流感的预防
1.在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可以用乳酸稀释以后加热薰蒸,能灭活空气中的流感病毒。
2.免疫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流感疫苗常用的有三价的灭活和减毒活疫苗,包括两株甲型流感病毒和一株乙型流感病毒,每年进行疫苗株的更新,并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接种,预防当年的流感流行。
流感的治疗
目前对流感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达菲。该药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影响病毒的扩散。感染早期使用这个药效果较好,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都有效。
另外一种药物是盐酸金刚烷胺以及它的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的脱壳,其作用的靶位是M2蛋白。但是这类药物已经出现了广泛耐药,临床已经不推荐使用。
内容源自人卫慕课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微生物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