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奇袭病毒,医患聊天内容实属荒唐,

都说学医难,但每年仍有很多学生走向了学医这条路。不仅是为了毕业后的工作有保障,也是为了救死扶伤实现心中的理想。然而等真正踏上征程才发现,医学生的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学生们在枯燥的学习中,也不忘给自己找点“乐子”。毕竟不是老学究,要是生活再没点意思,真不知道如何熬过这5+3的漫长求学岁月啊。

但幽默这件事一旦刻到骨子里,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了。尤其是当医学生们真的面对患者后,体内的幽默细胞仍在跃跃欲试,“人家是看着脸熟,你是看着腚熟”,这是笑不活了。

“我想奇袭病毒”,医患聊天内容实属荒唐,简直笑出鹅叫声!

医生本就待遇好、前途一片光明,在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开展下,职业优势就更加明显了。虽说65岁不一定能拿起手术刀,但却可以作为专家给患者看病。

虽说医学生很幽默,但有时也是被患者“逼”出来的。虽然语音容易让人有歧义,但“内衣诊室”你听过吗,别说患者愣了,医生看完也毛楞,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有时医生的回答也很让患者摸不着头脑,患者说肩膀总疼,一碰就疼,没想到医生直接来了句:那就不要碰。估计不是很严重吧,也许就是抻到了,不然医生就会建议患者就诊了。

医生在就诊时通常会仔细询问,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却不想这位医生遇到了他的“劫难”。在询问患者排便情况怎样时,不料患者直接来一句“拉完给你看”。

说到做到,拉完还真的给医生发了视频,这位患者,请你有点边界感。看来医生下次说话要注意了,不能说这种有歧义的话,真是每一条谨慎小心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啊。

曾有一条朋友圈流传出各大高校,“别再嘲笑你学医的朋友考试不及格了,试想一下有一天给他看病的是你,还能笑的出来吗”。真是太有道理了,看完之后笔者马上想到自己学医的闺蜜,她可一定要刻苦、努力、勤奋好学。

“成功概率是挺大,但我没法治”,咱就说这个医学生真实在。直接跟患者说明了自己的短板,“上的是网课,当时没听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像也不能全怪他。

医学生说话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让患者误会。“你啊你啊,怎么拖到这个时候才来问”,一下就给患者吓激灵了,莫非是什么晚期,“怎么,没救了吗”,给患者吓坏了,估计这个时间连后路都想好了。

“不是,我要下班了”,好一个有惊无险,医生时间观念太强也不是件好事。这种幽默真是让患者无福消受啊,就好比术后医生先跟家属说我们尽力了,之后再来一句手术非常成功的效果是一样的。

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酒蒙子,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患者一定是酒蒙子无疑了。咨询医生为啥胃疼、恶心还想吐,医生的一句喝酒吗,直接回复道:现在吗,您在哪儿。

好了,现在知道为啥胃疼了,把酒戒了就好了。从患者的表现来看,幽默还真是医学生们的必备,不然真是招架不住患者的奇葩问题啊。不过相信他们在规培时期就已经遇到过了,在正式上岗后应该早就习惯了。

学医的方向有很多,临床只是其中一大类,这些方向也很吃香

很多学生想学医,却只知临床和护理这两个方向,有些方向虽然不是大热门,但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首先就是麻醉专业了,工作强度没有临床医生高,工资也十分可观。

不过麻醉师对学生的专业程度要求很高,毕竟用量是个大事,不管是多了少了都对患者有巨大影响。其次就是康复专业了,它的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医院争抢的热门。

跟麻醉师一样,它同样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这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医院,还可以去康复中心或者自己开个小诊所,总之前景十分辽阔。

笔者认为,只要踏上了学医这条路,就没有简单这一说。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想好,能否承受住年年似高考的学习压力,以及5+3的学习年限。

笔者寄语:学医不仅需要学生努力,还需要家里的支持。毕竟学习时间漫长,医院的机会渺茫,如果家里持反对意见,医学生很难走下去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yf/108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