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rion:病毒体或病毒颗粒,是指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病毒在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2、病毒的测量单位为:纳米(nm,1/μm),以‘电子显微镜法’为主。
3、病毒的形态(电镜观察有六种形态):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丝状、子弹状、砖块状、蝌蚪状、杆状。
4、无包膜病毒的核衣壳=病毒体,由核心(corn)和核壳(衣壳,capsid)组成。
5、感染性核酸:是指将从病毒粒子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导入细胞,若能启动病毒复制循环,产生子代毒粒,此种病毒核酸称为~。即指裸露的仍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的核酸。
6、病毒衣壳的功能:(1)保护核酸;
(2)介导感染(识别、进入);
(3)是病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
7、根据壳粒排列方式的不同,病毒衣壳有以下三种对称类型:
(1)螺旋对称型;
(2)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12个顶点,20个面,30条棱);
(3)复合对称型。
8、注:动物病毒中所有ss(-)RNA病毒其核衣壳都为螺旋对称且具包膜。
9、包膜(envelope):是病毒在释放的过程中从宿主细胞的质膜、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获得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将病毒衣壳包裹在内部。
10、刺突或包膜子粒(spike):包膜上的钉状突起,是由病毒编码的膜蛋白。
11、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位于包膜和核衣壳之间的蛋白质。
12、包膜的功能:
(1)维持完整性;
(2)介导感染(识别、膜融合性能);
(3)构成包膜病毒的表面抗原(表现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并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密切关系)。
13、大多数真菌病毒——dsRNAgenome;
大多数植物病毒——ssRNAgenome;
大多数原核生物病毒——dsDNAgenome。
14、已知最小的非缺陷病毒基因组——3kb;
已知的最大的RNA病毒基因组——30kb;
已知的最大的DNA病毒基因组——kb;(Mimiviruskb)
细菌基因组——kb;人的基因组——2xkb。
15、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1)复制方式多样;
(2)基因数目少,病毒间基因组大小悬殊;
(3)存在重叠基因;
(4)基因组大多为编码序列;
(5)真核细胞病毒的基因是不连续的,具有内含子…;
(6)除了反转录病毒以外,一切病毒基因组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反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
16、病毒所编码的蛋白: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基质蛋白和毒粒酶等。
非结构蛋白: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
17、VAP(viralattachmentproteins):病毒吸附蛋白,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蛋白质。
18、病毒的非主要成分:
脂类:存在于病毒包膜,主要成分为磷脂。(20%乙醚处理判断有无包膜)
糖类:病毒核酸的组成成分;病毒包膜糖蛋白。
多胺、金属离子:与病毒核酸结合。
19、病毒增殖的方式----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
20、病毒只能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21、复制周期(replicationcycle):是指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转译相应的病毒蛋白,至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22、病毒复制是一个连续过程(以动物病毒为例)主要包括:1)吸附attachment;2)穿入penetration;3)脱壳uncoating;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5)组装和释放assemblyandrelease。
23、如何寻找和确定病毒的细胞受体?
①用一系列针对细胞表面蛋白的单抗来寻找。如果……
②用游离的受体分子衍生物来判断。如果……
③用受体分子的正常配体来判断。如果……
④将受体基因导入非易感细胞。用表达该受体分子的非易感细胞来判断。
如果……
24、关于病毒复制(指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的场所:
通常DNA病毒---细胞核内(除痘病毒);
RNA病毒---胞质内(除逆转录病毒和流感病毒)。
25、关于病毒的装配:
绝大多数DNA病毒的核衣壳:在细胞核内组装;
RNA病毒与痘病毒的核衣壳:在细胞质内组装;
不同对称型核衣壳组装方式不同。
26、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的病毒。
27、辅助病毒(helpervirus):是指与缺陷病毒共培养时,能为缺陷病毒提供所缺乏的物质,使缺陷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病毒。
28、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是指病毒进入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的细胞,使其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合成部分或合成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的现象。
29、非容纳细胞(nonpermissivecell):是指不能为病毒复制提供必要条件的细胞。
30、干扰现象(interference):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31、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DIP):指在病毒干扰现象中,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
32、灭活(inactivation):是指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注:灭活的病毒仍能保持其他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及细胞融合等)。
A、物理因素:温度、pH、射线和紫外线;
B、化学因素:脂溶剂、酚类、化学消毒剂、抗生素与中草药等。
33、DNA病毒:10-8—10-11;RNA病毒:10-3_10-4。
34、株(strain):指同种病毒的不同系别或不同的分离株,如来源于不同地区或病人的病毒。
35、准种(quasispecices):某些病毒在感染个体内,由于不断的变异和选择而形成的异质性病毒群体。
36、型(type):指同种病毒的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
37、变异株(variant):指表型与原始野生型不同的病毒,但其变异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
38、温度敏感性突变株(Temperature-sensitiveconditionallethalmutant,简ts)
39、条件致死突变株(conditionallethalmutant):指只能在某种条件下增殖,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不能增殖的病毒株。
40、缺陷型干扰突变株(defectiveinterferencemutant,DIM):指因病毒基因组中碱基缺失突变引起,其所含核酸较正常病毒明显减少,并发生各种各样的结构重排的病毒株。
41、基因重组(genere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多少钱泉州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