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可能是帕金森病早期表现

治疗青少年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撰文丨记者王嘉译实习生韩明雪吴文可

4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量超过万,其中近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的帕金森病发病率为1.7%,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河南中医院脑病二区主任马云枝教授表示,不少患者及家属在帕金森病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尽管帕金森病发作起来不足以致命,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出现一系列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发现即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同样不容忽视

80岁的黄大爷近四个月来逐渐出现右侧下肢震颤的症状,随后右侧肢体也开始僵硬起来,行走、转身时动作迟缓,医院查头颅CT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按照帕金森病予以治疗,效果不佳。

在家人的陪伴下,黄大爷来到了河南中医院,家人对接诊的马云枝教授说黄大爷是三个月前才被诊断出患上了帕金森病。

但事实并非如此,马云枝教授在查体时发现黄大爷呈慢性病容,神情憔悴、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走困难、口臭明显。待详细问诊、进行体格检查后得知,黄大爷十多年前就出现了嗅觉功能障碍,当时就诊于当地耳鼻喉科,做了鼻息肉切除手术,但术后症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依旧“闻不出香臭”。也就是说,黄大爷已经失去嗅觉十几年了,直到最近出现了肢体震颤的症状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马云枝教授随即判断出,黄大爷患帕金森病的时间绝不止三个月,嗅觉功能减退便是帕金森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目前黄大爷的病情已进入中晚期阶段。

马云枝教授表示,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程缓慢,发病时间通常在8~14年。帕金森病不仅会“颤、僵、慢”,其实,往往这些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了。

“拿不住碗筷、有劲却走不动路、嗅觉减退、面容呆板、字迹变小、时常跌倒、失眠、便秘等,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马云枝教授说,帕金森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因此,要尽早发现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医院的脑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或错误治疗。

2

这些疾病与帕金森病很像,要避免“走错门、服错药”

大多数“帕友”的漫漫求医路上都有过被“误诊”的插曲,这是因为帕金森病的症状不典型,诊断起来难度大。

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比较常见的“四大症”,也被称为运动症状。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表现出一些非运动症状,如顽固性便秘、失眠、抑郁、焦虑、记忆力衰退、跌倒、无缘无故出汗等。

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帕金森病独有,患者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患上了帕金森病,一些医生也容易将其诊断为其他疾病,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

比如同样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症,与帕金森病就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二者的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发病原因与机体老化有关。其次,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记忆力衰退及人格改变。除此之外,这两种疾病的致残率都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严重。种种原因,让不少人将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症画上等号。

马云枝教授介绍,由于两种疾病影响着大脑的不同区域,导致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的症状有所侧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记忆衰退等症状的时间相对较早、程度较重,而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症状更为复杂,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反而是出现认知障碍的程度相对较轻,且通常发病多年以后才会逐渐出现。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大多有体位性低血压,日常生活中会反复跌倒,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在医院风湿免疫科、骨科等科室,时常会见到帕金森病患者的身影。除此之外,因嗅觉减退,不少患者会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因多年便秘,患者多年辗转于肛肠科……

学会鉴别帕金森病的不典型症状,尽早治疗,能有效延缓病程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叠加,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3

治疗帕金森病中医主张量身定“治”、标本兼治

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家族遗传、年龄老化等因素有关,长期情绪低落、强烈的精神刺激、手术创伤、外伤史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从帕金森病的分期来看,3年以下、5~7年、7年以上分别属于帕金森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阶段,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

马云枝教授表示,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早期帕金森病可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推迟使用西药的时间。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已发病数年,病情的进展导致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致残症状,影响到了正常工作与生活。此时,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医根据不同症状,量身定“治”、标本兼治,还可以弥补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可能出现的疗效减退、不良反应等。

在门诊上马云枝教授经常见到有的患者一天吃好几种药物,医院接受治疗,不同医生开的药物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用药不规范的现象,马云枝教授强调,帕金森病患者切不可擅自、盲目用药,同类药物叠加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而治疗的效果并不会增加。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还需要不断调整用药及药物剂量,以改善长期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专家简介

马云枝,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及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现任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全国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专家咨询组成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

年5月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评为“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师德标兵,年12月被命名为河南省事业单位首次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教授,年3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年10月被评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的研究,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率先开展从毒损脑络理论研究防治血管性痴呆,研制出了治疗痴呆的复智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熄风定颤丸、治疗面瘫的牵正膏。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中西医结合瘫痪病学》《实用脑卒中康复学》《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诊疗学》等专著10部。培养医学博士6人,医学硕士61人,带教中医高级师承人员6人。主持及参加的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三项。指导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一项。

重磅推荐

每个孩子,就有1个自闭症!家长最大愿望:比孩子多活一天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10大常见问题,知名消化科专家亲自解答!

价值元的糖尿病足筛查免费送,仅有50个名额!往期精医院来学习,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医院到底有啥魔力?岁老人患白内障失明,医院拒绝手术,在这里重获光明!60岁孙子激动万分女子患胃病寝食难安,她说:“父亲把胃癌遗传给了我,我不想死!”劝人喝酒,等于劝人去死!没有任何酒局,值得你往死里喝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大河健康网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yf/75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