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表现:
苗期发病时子叶变黄枯萎,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成株发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略皱缩,严重时叶片反卷,病株下部叶片逐渐黄枯。瓜条发病表现为深绿与浅绿相间疣状斑块,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
病原:由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蚕豆萎蔫病毒(BBWV)、马铃薯X病毒(PVX)等,单独或复合侵染。TMV、CMV主要引起花叶型症状,BBWV引起轮点状坏死,PVX引起大型轮点。BBWV寄主范围极广,病汁液稀释限点-0倍,钝化温度60℃-70℃,体外存活期4-6天,主要靠桃蚜、豆蚜等传毒,汁液摩擦接种也很容易。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随残体病株留在土壤或保护地的瓜类寄主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靠风雨、气流、水溅传播蔓延。病菌孢子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相对湿度25%条件下也能萌发,往往在寄主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发病重。病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0℃以上,-l℃以下,孢子很快失去活力。保护地黄瓜白粉病重于露地,施肥不足,土壤缺水,或氮肥过量,灌水过多,发病重,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高也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合理施肥,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平衡。
2、加强肥水管理,勿干旱。喷施光合菌素控制徒长。
、连续喷施植物复壮剂增强抗病能力。
4、预防烟粉虱
5、毒克1/瓶+促丰1/瓶+优果锌1包/喷雾器进行喷雾,5天一遍,连喷2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