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诺米系列试验之2改善种群蓝耳病毒血症

蓝耳病是当前第一大猪病,是国内重大疫病的根源。能引起种猪的繁殖障碍和各阶段猪的呼吸道疾病,但其更大的危害还是免疫抑制比如继发猪瘟、副猪等。且由于RNA病毒的特性,病毒极易重组,而交叉保护又很差,防治难度很大。以前主要靠临床病症来判断,随着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通过监测抗体变化,从而判断病毒在猪场的感染程度及活跃程度,成为猪场防控蓝耳病的依据之一。

因为种猪群的感染情况直接决定了蓝耳病在该场的流行态势,是以监测种猪群蓝耳感染动态可判断蓝耳病的威胁程度。使用ELISA或间接ELISA的检测方法,一般可通过S/P值的高低来大致衡量抗体的免疫水平,也即判断野毒感染的动态。

通常情况下,免疫经典弱毒株疫苗时,用IDEXX试剂盒

S/P均值1.2-1.8,是较为理想的水平;

S/P≧2.5,提示病毒血症状态,意即携毒、感染、并不断散毒。

当S/P≧2.5比例超过5%时,表示该场正处于蓝耳病毒不稳定状态。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有潜在发生的危险,可直接体现为商品猪“难养”,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母体的“蓝耳病高压”,严重者可以成为爆发的前兆。

注:免疫高致病性毒株的,S/P值的标准可高0.5-0.6左右。

虽然对替米考星如何在巨噬细胞内对抗蓝耳病毒的机理尚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它的确能有效降低过高的S/P。基于此,结合自身产品特点,适逢机会在浙江某猪场进行了此项验证。

一、试验时间:年6月12日至6月28日。

二、试验地点:浙江某养殖公司,能繁母猪余头。

三、试验目的:验证替米考星ppm-15天(20%预混剂,杭州爱力迈生产的“氟诺米”),对种猪群蓝耳病毒血症改善效果。

四、试验背景:该场年5月8日种猪群采血检测,发现蓝耳抗体S/P值≧2.5以上比例33.3%,结合临床若干表现,判断处于蓝耳不稳定状态。

五、试验经过:

6月12日开始,全群母猪:混饲,每kg料,加氟诺米(膜控型)2kg,至6月28日停用,其中实际吃含药饲料的时间是6.13-6.27,共15天。

六、试验结果如下:

7月3日重新对之前检测过的母猪进行采血,有意随机抽取2头之前未检过的,送浙江大学动科院检测。试验前后2次检验结果详细如下:

七、数据统计:

——未完,待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17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