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今天通报,2月15日经由国家、广东省CDC确诊的广东省首例、我国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目前正在该院接受治疗。
目前该患者发热、皮疹等情况趋于好转,血液中已检测不到病毒信息,但其尿液、唾液中仍含病毒,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
医院院长尹炽标表示,与国内首例输入型病例一样,广东首例患者也为男性,28岁,在委内瑞拉经商3年后2月12日抵达白云机场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有发热、皮疹。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即采血筛查寨卡病毒,并通过广州急救中心将患者转运至广州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12日下午该局对患者样本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当晚,省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
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此前曾在一个月前在委内瑞拉与类似的发烧病人、皮疹病人接触,回国前也曾被蚊虫叮咬。患者在2月10日开始发烧,随后少量皮疹。
该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目前已有了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其皮疹已经消退,高热也已消失。只是肝功能仍有异常,目前还在接受护肝治疗。
尹炽标表示,面在该患者体内血液中已经检测不到病毒情况,但对其尿液、唾液进行的检测仍然发现病毒阳性,仍需进一步接受隔离观察,目前患医院的治疗、研究。
医生说,针对寨卡病毒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主要是按照国家指引,对症治疗为主,并使用了中药治疗,提高病人免疫力。
医院表示,已从人员培训、药物、试剂等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从目前看来,寨卡病毒病也不像SARS、禽流感的传播力那么强,是一种能够自行愈合的疾病,市民无需恐慌,最紧要是出现发热、出皮疹,并有巴西、委内瑞拉等疫区出行史的市民要尽快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什么是寨卡病毒?与登革热有何不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寨卡病毒已蔓延全球34个国家。省疾控专家说,如果蚊媒密度控制不好,广东也有出现本地病例的可能。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蚊媒传染病,和我们熟悉的登革热有相似的地方,感染者都会出现发烧、出皮疹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在人体血液内持续时间较长,而寨卡病毒在人体血液内持续时间短,但在人体的唾液、尿液也能检出寨卡病毒。
医院副院长张复春说,寨卡病毒病最大的特点,虽然症状不重,但孕妇感染以后,可以引起胎儿小头症。但孕妇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孩子的几率还不清楚。
登革热和寨卡病毒都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其他人来传播。根据国外文献,目前流行疫区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病毒,而广东地区以白纹伊蚊占优势,虽然文献记载白纹伊蚊同样可以传播寨卡病毒,但传播能力有多强还有待研究。
预防寨卡病毒防蚊灭蚊是关键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说,如果说传播效能跟埃及伊蚊一样,广东很难避免出现病例,如果说传播能力在还没到1%,我们就比较安心,伊蚊在国内主要是白纹伊蚊,中国存在埃及伊蚊的地方,主要是海南岛,云南靠近边境的地方,在广东就是在雷州市靠近北部湾一两个镇。疾控专家也表示,不排除性接触可以传播寨卡病毒的可能。
疾控专家说,广州出现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的风险一直存在,而随着气温回升,加上已经有了输入性病例,如果蚊媒密度控制不好的话,出现本地病例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疾控专家提醒,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要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来源:掌中广视
▇记者:周颖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