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热
手足口病又进入春夏高发期!
▼
今年3月,这病全国已报告2.8万例。3月21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预警,如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年,不排除重症、死亡也可能有所增加!
近两周深圳中招人数迅速上升
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4月,深圳手足口病发病水平低于年同期水平,但近2周(4月30日-5月13日),发病数却快速上升。5-7月是全年的发病主高峰,9-10月则是次高峰。
另外,深圳手足口病年均发病数为3.6万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这病可不止长疹子这么简单,严重的甚至关乎孩子性命。
对此,疾控专家提醒大家,6月龄-3岁婴幼儿最容易中招,家长应尽早带他们接种疫苗并做好日常防护,以避免感染。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一般3~4月份病例逐渐增多,5~7月达到高峰。
手足口病的症状
轻微症状
在发病初期,孩子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体温可达38~39℃。发热1~2天后,孩子的手、脚、口腔,甚至肘部、下肢、臀部都会出现疱疹。疱疹比水痘疱疹要小,水疱壁很薄,大多不痒,也不会结痂。除此之外,孩子还会伴有咽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因为口腔有太多的疹子而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这些症状与疱疹性咽峡炎非常相似,家长要注意鉴别。
重症症状
发展严重的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可能会侵犯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肺和心脏,尤其是小于3岁的孩子。在发病后即可出现脑膜炎或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患儿死亡,或者即使治愈也会留有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患儿有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抽筋,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加速,出冷汗等症状时,医院治疗。
生病过程
第1~2天(初发期):发病早期,孩子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发热。
第3~5天(症状高峰期):这一阶段会出现剧烈的口腔疼痛、手脚出皮疹,孩子也会因为口腔很疼、皮疹瘙痒而性情暴躁、入睡困难、明显厌食等。
第6~10天(恢复期):后期阶段,基本退热,食欲逐渐恢复,手足皮疹渐渐褪色、脱皮,严重的会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脱甲。
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所以,讲究卫生非常重要哦
孩子会正确擤鼻涕、洗手吗?
赶快跟特报君学一学吧!
如何护理?
孩子除了出现重症症状,需要立即送医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像感冒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自愈,周期一般为7天。在此期间,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发热的护理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
皮疹的护理
出疹子时,家长应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并要及时给孩子更换衣服。此外,要给孩子勤修指甲,以免过度搔抓引发皮肤损伤和感染。若疱疹破裂并伴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
口腔的护理
若孩子嘴里的疱疹已溃疡,家长可用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抹口腔,并要让孩子经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喝点偏凉的奶或水,少量多次,可帮孩子减轻口腔溃疡的痛苦。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多让孩子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如何防护?
做好防护
是远离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哦
以下几点请牢记
※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年中,手足口病EV71亚型病毒疫苗已进行批量生产,并投入上市。具体接种事宜可以咨询当地防疫机构。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隔离意识
不要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远离密集人群
少去人流密集、空气质量差的场所,一定要去的话,佩戴医用口罩。
※提高免疫力
规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都能增强孩子免疫功能水平,这才是孩子长久、稳定的防病措施。
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宝爸宝妈们都get了吗?
点个赞分享出去让娃少遭罪
来源
深圳特区报记者戴晓蓉通讯员马起山
编辑
黄子芸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