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究竟谁是真凶

最近很多宝妈都在咨询关于宝宝腹泻的问题,小编把干货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对宝妈们有所帮助。

肖二明儿科主治医生

医院医院

从业6年,对新生儿疾病,儿科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等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腹泻类型

腹泻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常见的有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真菌感染,还有一些寄生虫感染,常见的病毒感染,有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有大肠杆菌或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往往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继发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者孩子免疫力比较差的情况,容易出现真菌感染性腹泻;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寄生虫感染现在比较少见,但是偏远地区仍然常见,常见的就是阿米巴寄生虫感染。

?非感染性腹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由饮食方面因素导致的,最常见的就是喂养不当,也可以说是不规律的添加辅食或者孩子吃进过多生冷食物。还有一类是过敏性腹泻,对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最常见的就是乳糖不耐受,这也是有饮食所引起的腹泻。

二、腹泻症状

腹泻的伴随症状可能有以下几种:

?消化道症状:常见的有呕吐、食欲减退;

?大便次数增多(最多可达到数十次),或大便性状改变,由原来的黄色软便呈条状,慢慢变成了水样便、黄绿色或蛋花样黄绿色,甚至可能混有血丝。

?脱水是腹泻最严重的症状,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脱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呕吐以及大便的次数增多,导致肠液丢失。还有就是水分经过孩子频繁的呕吐,导致体内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丢失,引起脱水的表现。

脱水的表现

一岁以内孩子常见的脱水表现:眼窝比平时凹陷,前囟门塌陷。哭的时候眼泪比平时要少,尿量比平时也少,孩子的皮肤也没有那么有弹性。

脱水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孩子循环障碍,出现手脚发凉,持续的高烧不退,称为脱水热。脱水持续加重的话会导致孩子体内环境失衡,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甚至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以致昏迷。

脱水是腹泻最严重的并发症,希望妈妈们能够识别,判断是否要给孩子一些补液支持。

三、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指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俗称秋季腹泻,经粪口传播,在秋冬季节高发,高发人群是6-24个月的孩子。4岁以上的孩子比较少见,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免疫功能已经增强了。

症状:常伴发烧,有的孩子可能出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病一至两天,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呕吐,第二到三天才会出现大便增多的现象。一般最多可以达到每天十次以上。大便的颜色是黄色的水样便,像蛋花汤的感觉,也可能混有少量白色乳胶状的粘液样,但是没有明显的腥臭味。

这种疾病有一定自限性,虽然有发烧呕吐表现,但是孩子自己也有抗病毒能力,一般病程是3-8天,抵抗力弱的可能会持续8-9天。医院检查的话,血常规里面的淋巴细胞基础比例会升高,大便常规偶尔会出现白细胞没有红细胞。还可以做轮状病毒检测,一般起病1-3天内,大便里会出现轮状病毒阳性,一般持续6天左右,过早或过晚检查可能出现假阴性。

四、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特点是大便性状多样,伴有血样便和腥臭味,也有黄绿色血样便或混有血丝,粘液状的分泌物会偏多一些。与病毒性肠炎区别是伴有中毒症状,发烧的时间会更长,有的时候高烧过后会有低烧,孩子疲乏明显或哭闹明显(肚子痛),有明显腹痛。大便常规检测可见到大量红白细胞,主要是细菌性肠炎对肠粘膜的侵润性损伤出现血样便,且大便腥臭味明显。

五、诱发性腹泻

抗生素诱发的腹泻病主要是由抗生素长期大剂量、不规律的使用导致孩子正常菌群失调而引起的腹泻。大便性状不规律,可能持续水便分离,容易继发真菌感染。真菌肠炎病情漫长,反复腹泻,导致孩子消瘦等一些列损伤。建议医院系统治疗,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根据便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所以要再次强调,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须是短疗程、小剂量使用,以避免这种腹泻的发生。

区别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主要是因为母乳或者配方奶粉里乳糖含量高,不耐受,消化不好才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表现为虚胖,在新生儿期身上会有出湿疹的表现。一般从出生后吃母乳就开始,一周之内大便次数就开始增多,一般是四五次,最多可能十多次,但不会伴有呕吐、发烧哭闹的症状,一黄色水样或软便为主,但是生长发育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6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这个现象,只要身高体重正常,且白天活跃度、各方面都正常,就不用担心,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4-6个月的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乳糖摄入变少,会改善孩子的生理性腹泻。

六、腹泻的治疗

原则是:调整饮食,预防纠正脱水,合理用药。

症状较轻、轻度脱水的孩子,主要是口服补液盐,按配比比例冲调后当水喝,通过消化道途径补充丢失的水分。但如果孩子呕吐较重,无法进食,医院静脉输液治疗。避免使用止泻药,其实大便次数增多就是孩子向外排泄细菌和病毒的过程,所以治疗腹泻当中是禁止使用止泻药的,急性期可能排便次数增多,但不要着急,但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对脱水情况的判断,过了急性期以后症状就会好转了。如果应用止泻药,会导致细菌病毒会经肠道重吸收,以后会更加重。而且重吸收以后会导致血液系统的中毒症状,造成症状加重。

?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肠炎,中毒症状不重,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主要用调理肠道菌群的药物。因为孩子的肠道菌群紊乱,所以需要帮助他回复正常的菌群环境。另一种药是肠粘膜保护剂,大量腹泻时,水样便会损伤肠粘膜,这种药物帮助修复肠粘膜,肠粘膜修复后菌群也会渐渐恢复。

?细菌性肠炎出现大便常多粘液和红色脓血等情况时,一定要用抗生素的。口服为主,可以做便培来针对性的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其他治疗也就是补液、肠粘膜保护剂、调理肠道菌群的药都和上面的治疗原则是一样的。

七、如何预防腹泻

?最关键的一点:卫生!

消化道疾病主要是吃的不干净、或者接触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接触了患病人群,通过孩子互相间的玩耍、玩具互换等造成手和手之间的交叉感染。所以预防重点是注意卫生。

?孩子生病后的分泌物一定要跟平时用的物品隔离;常用物品要和大人分开,及时放在阳光下晒;用过的餐具要及时用消毒柜消毒从而避免感染。

?不要滥用抗生素,不要为了让孩子好得快一些就频繁使用用,这样容易导致抗生素性肠炎。

?疫苗。轮状病毒肠炎目前有一种新的防御方法是口服疫苗,也可以起到一个防御作用。

本文根据肖二明医生关于小儿腹泻的讲座整理。

长按







































鍗楁槍鐧界櫆椋?
骞垮窞鏉冨▉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5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