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瘟疫的战争,从来谈不上胜利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公元年建安年间,河南南阳接连被几次大瘟疫席卷,整个中原大地被疫病阴影笼罩,十室九空。南阳涅阳县有张氏,其本望族,人口二百有余,但自从建安初年开始,不到10年时间,三分之二族人因感染瘟疫而死。面对瘟疫的肆虐、族人的亡故,族中有一人放弃了仕途,痛下决心,潜心研究这一瘟疫——“伤寒”的诊治,这个人就是写作我国中医史上最早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张仲景所经历的这场夺走了无数人生命的“伤寒”,便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建安瘟疫。青年历史研究者刘滴川的《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下称《大瘟疫》)这本著作,便是从建安瘟疫开始延展的。以往,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以“大瘟疫”命名的瘟疫史研究类书籍,多将视角聚焦在西方历史、帝国与死亡规模更庞大的“黑死病”之上,鲜少读到中国瘟疫史相关的著作。事实上,比起西方对“黑死病”的广泛探讨,国内的瘟疫史研究确实起步甚晚,即便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wh/108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