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小朋友一岁生日那天突然高烧,且来势汹汹,需要pp栓和美林(只要合理使用,美林真的没什么,就只是布洛芬,不要对它太介意。国人习惯把单一事故扩大化妖魔化,反而搞得人心惶惶是在没必要。)交叉退烧,因为当时退烧效果都觉得不太好了,一剂美林基本也就维持三四个小时的正常体温。不烧的时候孩子什么都好,精神十足食欲也没有受到影响。我就医院交叉感染。结果熬到第三天,家里的爷爷奶奶们精神就全盘医院。医院肯定是大概一陈述就验血,验血报告出来了之后我瞅了一眼,整体感觉有出入的部分跟标准值也相差无几,但是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并存,所以需要打三天消炎针,加上退烧针各种营养素盐水葡萄糖的也是琳琅满目。跟医生商量了半天决定吃药不打针,药当然是开了所谓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还有一些小儿清热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药。因为小朋友也没吃过药,所以吃药这件事儿我也就认真了起来。回家之后搬出来张思莱奶奶和崔玉涛医师两元大将,开始学习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到底是如何区分如何应对。
以下为学习结果总结,不是本人陈述,但是我真的觉得妈妈们有必要认真阅读,请根据以下几条研究孩子的验血报告,医院把小事无限放大。(医院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不管是什么病都要治一治以治好为原则我们也无话可说,但是自己的孩子什么情况只有当妈妈的才能做最终决断。)
A在发热24小时内验血结果不准确,这个时间段不易察觉白细胞的增高。(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一般超过10*/L就算是白细胞明显增高)
B仅凭白细胞数目不够准确,在检查白细胞数目时还要进行白细胞的分类。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
C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超过70%。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增高,超过50%。也就是说!如果在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比较符合细菌感染,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在白细胞“正常”或少降低水平的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增高,比较符合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没有什么对症的药物和针剂,医院开的抗病毒药物。
D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
然后我们看看张奶奶和崔医师怎么说!
A一般的和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性引起的,不能一上来就用抗生素,对于一般感冒的治疗方法就是多喝水,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加强护理即可。
B如果孩子除了发热,没有明显咳喘,退热后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腹泻都不需要特别紧张。不要因为血常规中白细胞稍高些就进行抗生素治疗。
C孩子发热若诊断为病毒感染,只有对症+生活护理+等待!目前无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特效药。
D人们一般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几乎90%都是病毒感染引发。
用以上原则自行判断了小朋友的验血报告之后觉得并无大碍,只是简单的病毒感染,没有进行任何药物干预。结果回家之后当晚烧退疹出,是很多小朋友都会得的幼儿急疹。
中国妈妈真的是需要集各种全能于一身,做的了英武的决断,也能扛得住长辈的种种质疑。当然网络这个医师要信,这医院和医生因为过度关心而过度医疗,但是孩子的情况还是要妈妈自己贴身照顾观察,如果出现上述并医院尽量不耽搁病情。
sam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