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抽屉里装着最可怕的秘密,却改变不了这世

“你什么错都没有,但你却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一旦你连上网络,就能验证你的机器。”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

——爱德华·斯诺登

5年前的今天,战栗般的不安席卷了全世界,一位名叫斯诺登的美国年轻人出于“保护全世界民众基本自由”的目的,揭秘美国多项监听计划和监听手法,手撕美国政府,引起世界的轩然大波。

被曝光的名为“棱镜”的国家安全计划中,美国通过该国9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对本国和国外各类人群进行监听,因此这场丑闻又被称为“棱镜门”。

其实,在斯诺登之前,美国政府的监听行动已经屡有曝光并备受其国内外争议。隶属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食肉动物系统”,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阶梯”全球监听网,可以对美国国内、欧洲乃至全球的无线电、海底电缆、光缆通信、互联网通讯进行监听。

斯诺登让世界震惊的,是他详细揭露了美国监听的规模和范围。美国的监听范围不仅包括国外政要,也包括国内民众;不仅包括一些其传统思维中的“敌对”国家,更包括它的亲密盟友。据斯诺登的曝光,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超过6.1万项窃听任务,窃听名单涵盖了超过个国家政要。

信任裂痕的起始点

刀妹给大家分享一个表格,足以理解当时的欧洲人对“两面三刀”的美国老大哥有多生气了。

欧洲在传统上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非常重视,更别说是来自盟友的监控,让他们深感背叛和愤怒。

到底是一个原本就“没原则没底线”的特朗普完全不顾盟友利益更狠心,还是文质彬彬的奥巴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寒心呢?

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盟友体系,居然在根本的信任上出现了危机,给别人看了个大笑话。刀妹相信,棱镜门这事儿,一定给美欧关系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一切都那么有连贯性,美国人又选上了看淡欧洲的“佛系盟友”特朗普。欧洲人,你们可长点心吧。

道德形象的转折点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美国心心念念的是让“网络”版图扩宽得更快更大,所以美国打着“信息无障碍传输”以及“自由开放共享”等旗号,经常对其他国家的网络空间和监管战略说三道四,俨然是一个互联网自由的卫道士。

讽刺的是,这个卫道士,居然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

棱镜门让故事有了一个“神转折”。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失去了道德制高点,自此之后,它在道德的天台上,至多与其他大国平起平坐,如果不是更为负面的话。

美国由于自身的监听行为名誉扫地,之前的各种行为就显得搬石砸脚了。美国与中国等国家,在网络安全议题谈判桌上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技术霸权的坍塌点

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霸主地位毋庸置疑。直到现在,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承认发动过网络战的国家。年,美国就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只黑客部队。现在,美国海陆空三军均设有自己的网络部队,并由统一的网络司令部管辖。

另外,美国已经研制出计算机病毒、电磁脉冲、电子生物、黑客四大类别的超过种网络武器。

美国也使自己保持在全球信息产业链的最高端,获得巨额经济收益。通过互联网加速传递意识形态,又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软实力。

棱镜门或许是美国互联网技术霸权衰落的转折点。虽然美国仍然享受着绝对领先优势,但正如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一般,它变得越来越不稳固了。后发国家从棱镜门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开始军备竞赛式的奋起直追。比如,中国的量子技术,超算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棱镜门发生的本身,可能也是美国霸权崩塌一角的折射吧。

来自中国的逆袭战

说起中国,咱们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喝“洋墨水”长大的。无论是网络硬件,还是技术和发展模式,中国均借鉴了太多西方国家的东西。

这也导致不少问题,例如中国用户广泛使用的微软操作系统和思科路由器中“后门”的设置,使中国的网络安全处于被动局面。

棱镜门被爆出之后,路由器核心技术公司思科深陷其中。而在当年,思科的路由器几乎垄断和主导中国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要害部门。

年,中国中央政府采购中心的名单上共有60款思科产品,而这一数字在年采购名单中骤降为零。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明确表示,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微软的Windows8操作系统。另外,中央政府采购中心还将英特尔旗下的迈克菲安全软件、赛门铁克、卡巴斯基等外国产品排除在采购名单之外。

与之相应的,中国IT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迅速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扶持和采购,核心网络设备大量由国产产品替代。华为、中兴的崛起,不能不说与此事毫不相关。如今,我们的5G、人工智能技术都在世界领先水平,且越来越多地参与了行业规则制定。

实际上,在网络安全的问题上,中国一直有明眼人。刀妹早就认识的倪光南院士,多年前就呼吁,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中国的网络安全不能受制于人。对网络安全的风险,早在斯诺登事件爆发之前,包括倪光南院士在内的不少中国学者做了警示之言。

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兴公司的芯片进口给我们又一次交了学费。危机也是机遇,刀妹相信不出两年,我们“中国芯”也可以遍布市场,直至走出国门。

美国停手了吗?

美国对监控事件的回应一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虽然有对盟友道歉,但美国仍然强调,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运用这种手段的国家,而世界上每一个情报机构都会想要了解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

美国也没有如同预料的停止或者放缓网络空间战略架构的机制建设。相反,某种程度上,既然世人都知道了,美国就开始半公开地发展自己的网军实力,美国国防部下属的网军司令部在“棱镜门”之后,完成了从设置到升格的全过程。

既然遮羞布被斯诺登扯掉了,那就光着腚吧,反正辣眼睛的是你们。

而且,短暂地消停了一段时间后,对其他国家“侵犯美国网络安全”的指责再一次活跃在美国政府和媒体,完全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棱镜门中,斯诺登就曾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自年起,开始了入侵华为总部服务器的大规模行动。中国的华为公司作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一直被当做美国思科公司强劲的竞争对手。根据国安局的文件,该局不仅窃取了一些华为产品的源代码,还获得了大量高管的电子邮件。

所以,美国还是那个“贼喊捉贼”的美国。

科幻式的警钟

棱镜门带给世人的思考,越来越多上升到哲学层面。人们前所未有地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意识到技术不对等带来的危险,它就像是一个科幻式的警钟,结束了普通人对互联网的愚昧状态。

而目之所及的未来,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落伍的概念。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VR,这些更加前沿的概念刷新着我们的生活,正不断推向人类社会朝着更大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发展。

互联网时代滋生了棱镜门,那随后的人工智能时代,会不会还会出现另一个“哈哈镜门”呢?

管理制度的建立,永远赶不上技术进步的脚步,那国际网络社会,是否会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呢?

在一个不对称性与技术霸权共存的未来,很难说是政府更强、还是企业更强、还是个人更强。

美国政府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监听别人;但即便强大如斯,也天天叫喊俄罗斯黑客“黑了”自己的大选;一个年轻的技术宅,就能攻陷整个网络社群;一个互联网大型企业所掌握的用户数据,可能比国家政府都多。

谁来主导?谁来保护?谁来监管?未来的网络安全体系建构,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回答。

感谢斯诺登,让我们再次认识了美国,再次思考了未来。

来源:公号“补壹刀”

延伸阅读:

斯诺登手头99%的机密文件仍未公布,危机仍将随时引爆!

美媒称,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五年前把美国政府全球监视的丑闻公开出来,但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抱怨说,他披露的机密文件仍在逐渐传出。

据美联社报道,这包括最近报道的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进行大规模监视的计划,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局如何针对比特币用户来收集应对毒品和洗钱的情报。了解斯诺登文件的美国“截击”网站发表了关于这两方面的报道。美国最高反谍报活动官员说,媒体只公布了34岁的斯诺登所窃取机密文件的约1%,“因此,我们认为,这一问题不会很快结束”。斯诺登现流亡在俄罗斯。

斯诺登

报道称,美国国家反谍报中心主任比尔·埃瓦尼纳在最近的一个大会上说:“自年斯诺登离开以来,全球有成千上万篇文章含有被泄露的敏感内容。”

年6月5日,英国《卫报》首次发表了基于斯诺登泄密的文章。文章称,一个秘密的法庭命令使得美国政府可以分享威瑞森电信公司数百万美国人的通话记录。后来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内的报道披露了其他的窃听活动,以及美国和英国的间谍机构如何通过全球性电话和互联网传输电缆获取信息。

斯诺登的保护者坚称,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夸大他的披露所造成的破坏。“截击”网站的共同创始人、前《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说,有“成千上万的文件”记者选择不公开,因为它们会损害人们的声誉或者隐私权,或者是因为它将暴露“合法监视计划”。

格林沃尔德说:“自全球报纸开始报道斯诺登档案以来已经过去近5年了,国家安全局对它所造成的破坏发表了各种尖锐和轻率的言论,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人的生命面临威胁,更不用说受到伤害了。”

资料图片:年7月1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名俄罗斯新闻工作者打开网页浏览斯诺登最新讯息。

报道称,美国情报官员说,他们仍在评估斯诺登泄密所造成的损失,情报机构即将完成第七次对这一破坏的秘密评估。

反谍报中心的发言人乔尔·梅尔斯塔特说,美国五个情报机构都对最新的破坏评估有所贡献,评估本身就是高度机密。梅尔斯塔特说,破坏是通过政府为保护国家安全而保密的五类信息来查对的。

据梅尔斯塔特说,斯诺登泄密的文件使得全球的美国人员和设施面临危险,破坏了情报收集工作,暴露了用来收集情报的工具,破坏了美国的海外伙伴关系以及暴露了美国的情报活动、能力和工作重点。

“每多披露一些,破坏就更深一层——会为我们的对手所掌握的内容提供更多细节。”梅尔斯塔特说。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解密专家史蒂文·阿夫特古德说,他认为情报机构仍在继续对斯诺登造成的破坏进行评估,因为泄密对外国目标的现实意义需要时间来了解清楚。但是,他说,斯诺登对美国海外情报伙伴造成的破坏在年开始披露后就立刻能够感受到。

报道称,莫斯科扛住了美国压力,没有引渡斯诺登——他在美国将面临长达30年的监禁。斯诺登在流亡期间,经常在网上发表公开讲话,也在积极开发可供记者使用、探明自己是否受到监视的工具。

后语: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以示鼓励!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亲爱的粉丝们!

推荐两个不错的







































早期白癜疯
白斑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32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