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冠病毒感染

作者:徐万洲1李娟1何晓云1张才庆1梅四青1李从荣1李艳1程少华2张平安1

单位:1-医院检验科2-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办公室通信作者:张平安程少华◆◆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年1月20日至年2月17日在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例,其中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例,以及-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血清-nCoVIgM和-nCoV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和96.10%(/),临床特异度分别为96.20%(76/79)和92.41%(73/79)。-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nCoV抗体检测和-nCoV核酸诊断-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88.03%(/)。

结论

血清-nCoV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中附件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1],指出应用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nCoV)抗体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辅助诊断。病毒感染机体后,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免疫防御并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中特异性IgM抗体是机体感染后早期产生的抗体,可提示现行感染或新近感染。IgG抗体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提示病情进入恢复期或存在既往感染。因此,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抗体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而且有助于对机体感染阶段的评估。本研究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血清-nCoVIgM和IgG抗体进行检测,并评估其在COVID-19中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收集年1月20日至年2月17日在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例,其中病例组例,男88例,女例,年龄23~87岁,均为COVID-19患者,包括-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例,以及-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对照组79例,男38例,女41例,年龄24~岁,系排除COVID-19的其他疾病患者。本研究遵守国际协调理事会临床试验规范和赫尔辛基宣言,经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号:WDRY-K30),并批准予以豁免患者知情同意。2方法1.试剂与仪器:-nCoV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来自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磁微粒包被的抗原包括-nCoV刺突蛋白S和核衣壳蛋白N抗原,iFlash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来自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盒来自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公司,Labassist32自动核酸提取仪来自台湾圆点奈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nCoV)ORF1ab/N基因双重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来自上海捷诺公司,QuantstudioDx及型荧光PCR仪购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2.标本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置于含分离胶的黄头真空采血管内,静置待血液凝固,0×g离心5min,取血清备用。采集研究对象鼻咽拭子标本,进行-nCoV核酸的检测。3.血清学检测:血清-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测试结果以相对发光强度(relativelightunit,RLU)表示。样本中的-nCoVIgM或IgG抗体的量和RLU之间成正相关,测定仪根据RLU及内置校准曲线自动计算出-nCoVIgM或IgG抗体浓度(AU/ml),以检测结果10.0AU/ml为有反应性(阳性)。4.-nCoV核酸检测:采用荧光RT-PCR技术,针对-nCoV基因组中开放读码框1ab(openreadingframe1ab,ORF1ab)和核壳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N)进行检测。-nCoV核酸检测结果CT值判读以各厂家说明书建议为准,对可疑结果应通知临床重新采样复查。在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阳性,需满足同一份标本中-nCoV的ORF1ab及N基因至少1个靶标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调查数据为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比和行列表统计学方法,-nCoV核酸和抗体检测诊断-nCoV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临床特异度对照组79例患者中,-nCoVIgM抗体76例阴性,3例假阳性,临床特异度为96.20%(76/79),-nCoVIgG抗体73例阴性,6例假阳性,临床特异度为92.41%(73/79),其中3例-nCoVIgM抗体假阳性中,1例-nCoVIgM水平较高为68.28AU/ml,系1例93岁老年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余2例呈现弱阳性,结果分别为14.46AU/ml和20.27AU/ml,均为肿瘤患者。6例-nCoVIgG抗体假阳性中,其中1例-nCoVIgG抗体水平为30.07AU/ml,系卵巢癌患者,其余均在10.03AU/ml至14.49AU/ml范围内,属弱阳性反应。-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假阳性可能原因为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等因素引起。因此,-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临床特异度,能够满足COVID-19的筛查和诊断要求。二、-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临床敏感度例COVID-19患者中,-nCoVIgM抗体阳性例,阴性61例,-nCoVIgG抗体阳性例,阴性8例。-nCoVIgM和IgG对-nCoV感染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和96.10%(/)。结果表明,-nCoV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COVID-19患者中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是核酸检测漏检的良好互补。三、-nCoV抗体与-nCoV核酸检测比较将例研究对象-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nCoV抗体和-nCoV核酸诊断-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88.03%(/)。经χ2检验,两种指标诊断-nCoV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P0.05)。对19例具有COVID-19临床症状及CT影像学特征但核酸检测阴性的临床确诊患者血清学检测发现,-nCoVIgM抗体呈阳性反应16例(84.21%),-nCoVIgG抗体呈阳性反应18例(94.74%)。◆◆讨论◆◆-nCoV引发的肺炎疫情传播迅速,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3]。-nCoV属于冠状病毒β属,基因组为线性的单股正链RNA,是已知可感染人类的第7种冠状病毒[4]。目前,-nCoV核酸检测是诊断COVID-19的常规检测方法和确诊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年2月18日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提出,确诊病例需具备核酸检测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5]。然而,临床上并不是所有-nCoV感染者都能通过常规标本测出-nCoV核酸,目前多地多家临床机构已出现-nCoV核酸检测假阴性情况,从而导致核酸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不相符。这其中涉及到样本采集与存放,病毒感染的部位,RNA提取方法,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问题等多方面因素[6-7],给-nCoV感染诊断及防疫防控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8],指出对于核酸阴性但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的患者应确定为“临床确诊病例”,从而大大减少了疑似病例的病情恶化和对健康人的潜在感染风险。虽然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是个临时性方案,但在疾病逐渐认识过程中,增加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在这个特殊时段,对于COVID-19疫情的控制,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附件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1],强调病原学检测阳性对COVID-19确诊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出了采用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的要求,应该说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疑似病例的排除有指导作用。自从年2月下旬以来,国内一些试剂厂家陆续研发出-nCoVIgM和IgG抗体免疫检测试剂盒。抗体检测对于-nCoV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检测方法,非常有必要对COVID-19血清学实验室诊断的临床特异度和临床敏感度进行充分验证,特别是研究抗原抗体血清学检测能否对核酸漏检问题起到明显的互补作用。研究表明,-nCoVIgM和IgG免疫检测试剂具有很高的临床特异度,分别达到96.20%和92.41%,可以充分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COVID-19病例中,-nCoVIgM检测临床敏感度达到70.24%,而其IgG检测的临床敏感度高达96.10%,可以有效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筛查和诊断。本研究发现,所有-nCoVIgM阳性病例,其IgG也全部阳性。一般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通常是感染后IgM先升高,然后很快下降直到消失。而IgG通常在IgM之后出现,并且一直上升且长时间在体内保持很高的水平。由于COVID-19为全新传染病,免疫学检测试剂也是才刚刚研制出来,目前对-nCoV感染后IgM和IgG抗体产生的规律还没有任何报道。从本研究结果看,-nCoV感染者-nCoVIgM阳性率明显低于-nCoVIgG,是因为研究对象处于感染中期或恢复期,而在核酸阳性的COVID-19患者中,绝大多数-nCoVIgG阳性。在-nCoVIgG单阳性患者中,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的时间为8~47d,中位天数为24d,按照目前-nCoV感染中位潜伏期7d计算,这部分患者感染时间中位数约为31d,存在-nCoVIgM阴性的可能。鉴于以上推断,-nCoVIgM和IgG联合检测对提高COVID-19早期检测的临床敏感度具有重大价值。在治疗监测及病程转归方面,-nCoVIgM浓度的下降乃至消失和-nCoVIgG浓度的升高,则预示患者逐渐痊愈,并产生了对致病性-nCoV的免疫力。随着核酸检测漏检问题的发现,临床迫切需要可以弥补核酸漏检的其他检测方法。本研究发现,在19例核酸检测阴性但基于临床症状确诊的COVID-19患者中,有16例患者-nCoVIgM阳性,其阳性率达到84.21%,有18例患者-nCoVIgG阳性,其阳性率达到94.74%。说明抗体的检测可以非常有效地弥补核酸检测漏检的风险,在COVID-19的及时诊治及防控中发挥重大的实验室诊断价值。目前-nCoV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有多种原因,包括标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标本,标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理标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等[1]。而抗原抗体血清学检测的标本来源于外周血,血清或血浆标本,其采集和保存简单易行,且抗体在血清标本中的稳定性也很好,从而提高了检测的临床敏感度。因此,-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对核酸检测容易漏检的问题是很好的互补,将在COVID-19的诊断、治疗监测和病程转归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略)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DOI:10./cma.j.cn152-0223-

编辑:BLing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sdrj/75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