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污水排气管也会引发病毒感染预防飞沫

正文

编审专家:

徐莉莉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nCoV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对于大多数没有感染,却进入了“被传染”恐慌之中的大众而言,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关心的问题。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研究逐渐深入,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也更加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团队,以及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教授团队,都发现-nCoV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并且侵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CoV一样。

从中也可推测,-nCoV的传播途径与SARS相似。

在最初的报道中,大多强调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建议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然而,SARS-CoV的一个可能传播途径却被忽视了,那就是气溶胶传播。

一、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1.气溶胶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轻雾、微尘和烟雾等,都是天然的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

2.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即通过空气污染物气溶胶颗粒这一载体在空气中作中距离传播,

二、为什么要预防-nCoV通过气溶胶传播?

1.与SARS-CoV相似,有前车之鉴

SARS疫情期间,香港曾发生淘大花园事件,同一社区内人被感染,而且主要集中在同一座大楼内。

虽然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初步调查报告,都没有板上钉钉认定病毒可以通过下水道传播,但卫生署依然劝喻居民保养下水道系统,保证U形聚水器(U形地漏)中有足够的水,以发挥其功能。

调查报告中也指出了病毒可能的传播路径:

▇污水排气管发生渗漏,携带病毒的水滴可喷出天井。

▇在浴室抽风机工作时,携带病毒的空气可通过没有水阻隔的U形聚水器进入浴室。

水滴喷出天井,即可形成气溶胶。

如果地漏没有水,浴室关上门,外界空气很难进入,再打开抽风机,气溶胶就很容易进入。

浴室面积一般较小,而且相对潮湿,气溶胶所携带的病毒可以轻易地接触到人(这一点没有定论),或者附着到毛巾、墙面等物上,人再通过接触传播。

类似的事件不仅发生在淘大花园,医院和其他社区也有报道,因此气溶胶传播被高度怀疑为SARS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的传播途径之一。

2.病毒存活能力强,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经空气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与尘埃三种。其中,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通常以气溶胶的形式飘浮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较长时间。

虽然以往认为,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长时间存活。但近期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表示,现在研究发现,-nCoV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有可能存活数天,比如在温度20℃的环境,相对湿度40%到50%,有研究发现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

这意味着,-nCoV有可能形成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飘浮到远处,造成传播。

三、气溶胶是怎么接触到人群的?

人、宠物等通过口、鼻呼出的气体,可以形成气溶胶,通过当面交谈,或者在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中可以吸入。

霾含有气溶胶,出门在外也可能吸入。

即使患者没有咳嗽,但在呼气时,就可能把病毒呼出,形成带病毒的气溶胶悬浮在空中,不论是否扩散,吸入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可以说我们时刻都在接触气溶胶。

预防飞沫传播已经不够了,还要重视气溶胶传播

四、怎么预防气溶胶传播?

1.戴口罩、勤洗手、房间通风、尽量避免外出等预防措施,依然要做到,不能放松。

2.地漏消毒后注入适量的水,不要让地漏干涸。

3.开排气扇的时候,要保证地漏内有足够的水,不要紧闭房门。

4.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远离不戴口罩、大口喘气的人。

5.外出之后,医院、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后,尽快清洗衣物,不方便清洗的,也要挂在通风处,自己尽快洗澡。

面对新的病毒,我们不必恐慌,可以先利用现有的知识保护自己。随着研究的深入,防护、治疗措施也会越来越完善,战胜疫情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上册.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傅华.预防医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nuokameng.com/bdwh/5976.html


当前时间: